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九章 藍玉到遼東,大明公務員,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時候,牛莊港已經大變樣。

本來牛莊僅僅是一個驛站。雖然也是水陸都有。是一個大驛站,但也僅僅是一個大驛站而已。而今卻不一樣了。在何夕指揮下,附近好幾個衛所都在這裡施工。一連修了幾十道棧橋。棧橋深入遼河之中,就好像一根根大手。

而所有騎兵,根本不用下棧道,直接從海船換成了河船,河船就更小了。幾乎不到海船的三分之一。人與馬在上面有些擁擠。但沒有辦法。而今是遼河下游,河面寬闊,恍然大海,水深足夠,即便是海船也行得。

但是,往上游就不行了。

或許有人說,不能到上游再換船。

不行,因為上游沒有這麼大的港口。即便想修建也不行,一個地方能修建大港口,固然是人力所為,但一定要有天然稟賦, 否則事倍功半。牛莊就是這樣。

這些棧橋也是臨時的。急就章,估計支援幾年就不行了。但是沒有牛莊港這裡天然水文情況,這種急就章也是做不來的。

只是逆流而上,不順水,不過南風漸起,也算是一股助力。

如此三五日之後,就到了這一站的目的地,也就是老米灣。

老米灣這裡的情況要比牛莊港差多了。

所有船隻幾乎堵塞了河道。

所以船隻在碼頭將人馬卸下來之後,都必須繼續向北,不能回頭。因為一回頭,就阻塞航道了。就這樣流水一般的三萬大軍,並戰馬都運輸到這裡了。

而且,何夕早就準備好了營盤,還有萬餘大軍在這裡招待。雖然沒有房屋,但是已經現成的營盤帳篷火盆。這些人一到,就能去休息。

何夕算出整整三天的時間。能讓騎兵在這裡休息三天。

在他想來,三天時間足夠了。

這不是尋常,都是精兵強將。縱然不適應海上,暈船什麼的。三天時間難道不夠恢復過來。如果真不夠的話,遼東軍最精銳的葉旺親自統率的瀋陽諸衛就在這裡,隨時可以抽調人手補充。

雖然遼東諸衛在大明算是二線三線軍隊,但是最精銳的人馬,決計不輸於藍玉手下的精銳。

之所以,不用葉旺,估計不僅僅是戰鬥力的問題,搭起這麼大的舞臺,且不說葉旺上臺能不能唱好這一齣戲,即便是能唱好。葉旺背後也只有一個何夕,而藍玉背後有太子,有常家一系。他才能撐得起場面。

何夕還遠遠不夠。

從洪武十八年末,何夕回到遼東,到而今,不到三個月,不足八十天,何夕完成了很多工作,徵收海船,河船,幾乎將海上能漂浮的東西都徵召過來的,甚至在鴨綠江沿岸唱起了空城計。只留下葉沈一個千戶的騎兵巡查,其他壯丁,徵調一空。

連何夕最看重,鴨綠江沿岸的木場,也統統停掉了。

連黃子澄也調過來,就是何夕手中實在缺少能獨當一面的人手。何夕手下的國子監生們,未來或許能出很多大臣,而今都是新手,差得太多了一點。

不管怎麼說,他今年下半年的辛苦,也算是有了成果。對何夕來說,這一場的大戰的上半場,已經打完了。就要看下半場了。

藍玉從船上下來,有些暈乎乎的。

藍玉也算是一員猛將,剛剛上船的時候,因為不適應,還暈船一陣子。但是很快藍玉就調整過來了。他此刻覺得頭暈,並不是因為暈船。而是有些不敢相信。

藍玉年紀不大,但也是老將了。他跟著常遇春的時候,就好像而今馮誠跟隨馮勝一樣。從身邊淬鍊了好一陣子,最後才放出去帶兵的。見過的戰事,的確不少。但是後勤工作做到何夕這個地步的。藍玉還真的是少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