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五章 藍玉請戰,大明公務員,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辣辣的疼痛。心中暗道:“哎,這兩條腿,還要疼上好多天啊。”
何夕的任務已經確定下來,他的工作重心也要改變了。如果說遼東的道路,不要說支撐三萬大軍的輜重,就是再多幾萬。十萬甚至二十萬,何夕也是有信心的。
但是出了鎮北關,何夕從來沒有去過。對於那裡的情況,雖然有些瞭解。但是僅僅是瞭解而已。
當年,還是大元朝的時候,狠狠修了一陣子驛路,遼東的驛站,很多都是在元朝的基礎上修建的。但是元朝的崩潰不是一天兩天,在元朝沒有滅亡之前,遼東驛路,就已經年久失修了。更不要說,大明已經洪武十八年了。
遼東的驛路,是大明重新翻修的。而從鎮北關以北的驛路,就不好說。
不說古代的道路,多是夯土路,並不是所有驛路的質量都如秦直道那麼好,兩千年之後,還寸草不生。元朝的驛路,早就等同於無了。不過驛路雖然沒有了。但是驛路的選址,還是有講究的。
驛路所過之處,最少沒有什麼泥澤。
或許能夠根據老驛路來規劃路線。還有水路,東北平原上河流眾多,更妙的一件事,松花江是整體上是向北流的。也就是隻要從遼河流域,到了松花江流域,向北是順流而下。
這對很多中國人來說,有一點不適應,畢竟中國大多少河流都是向東,向南流淌的。
這一條天然的水路,看看能不能利用。
除此之外,還有安全問題。
雖然說,阿哈出在東北平原上,但是並不是說,這一片區域之內,只有阿哈出。元朝秩序的崩潰,導致草原上的秩序從元朝秩序,已經倒退到了蒙古時期了。
東北地區,到底有多少勢力,大明這裡不清楚,阿哈出估計也不是太明白的。
遇見可能有的突襲,是很正常的。
何夕一盤算,不知道有多少事情要做。不快馬加鞭,快些回去安排不行,這樣一來,何夕大腿就是再受一次顛簸之苦了。想想在冬天騎馬,等到晚上休息的時候,褲子內檔早已磨爛了,一層層爛布與血水一起凍結在大腿上,要一層層地撕下來,那滋味之酸爽,讓何夕現在想起來,就忍不住覺得牙疼。
等會兒開完了。何夕一瘸一拐正要動身。卻見燕王過來說道:“何弟來了北平,少不得讓為兄盡一下地主之誼。”
何夕說道:“燕王兄,我的事情你也知道,我需要馬上回去,否則很多事情都不好做。距離大軍出塞,也沒有幾個月。抱歉。”
燕王看著何夕行走的狀態,就知道何夕的情況,燕王說道:“大腿磨破了吧?你啊,還是騎馬太少,等你大腿內側磨出老繭,你就適應了。走吧,到我家,我這裡有特製金瘡藥。好好上藥,你這種情況,欲速則不達。等你再騎三五天,情況更嚴重,說不定就下不了床了,豈不更耽誤時間了。”
“走吧。跟我回府,好好休整一下。”
劉備感嘆脾肉橫生,很多人不理解,不就是長胖了。其實並不是如此,脾肉就是何夕而今血淋淋大腿內側的肉。之前劉備戎馬生涯,早已磨出老繭,騎馬就不覺得痛苦了。也能承受長途行軍。而今又長出來,真要遇見大戰,估計還要血淋淋的了。
何夕聽燕王如此說,有一些猶豫。不過想起燕王是何等人。那是一生容貌,六七十歲還征戰草原上,對於騎馬出現的狀況,可比何夕有經驗多了。其實馮勝馮誠也都有經驗。但是大家關係沒有到那麼近。
燕王今日如此,也要套近乎的意思。
何夕對燕王還是有一些好奇的,說道:“恭敬不如從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