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寶之盟,大明公務員,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管談得怎麼樣,何夕在爪哇都不算無功而返。

同樣答應大明的,還有進京朝貢,大明商船有在兩國任何地方停靠的權力,以及香料的經營權,還有一大筆錢。等等。

而且這一場談判,何夕也不用太過介入。

何夕需要保證的,就是爪哇分裂,在這個大前提之下,細節就不用太過計較了。反而何夕表現得越公平,就越顯得大明公正。

來談判的人,就是東王與西王。

兩個人也算是故人,只是而今相見,內心之中到底是何等的感受,卻是外人難以明白的。

一個月的談判下來,這一件事情終於談妥當了。

具體要談的是雙方劃界。不僅僅是在爪哇島內的劃界,也有對屬國的分配。當然了,這是名義上的分配。畢竟,而今爪哇長期分裂已經成為了定局,爪哇在外島的勢力,能夠臣服爪哇多久,誰也不知道。

最後三方簽訂了三寶之盟。

大明作為中間人,表示今後保障條約內容,今後誰違背條約。大明將來協同另外一方,共同進攻之。

這才是何夕最想要的內容。

其實誰都知道,這僅僅是一個停戰協議。

椰王需要時間,理順內容,建立起真正的椰國體制。而滿者伯夷王朝,也需要時間整頓內部。緩解反對東王的聲音。確定東王的儲位等等。更重要的是整頓兵馬,準備反攻。

而今這局面,不管是從地盤上,從實力上,都是東強而西弱。

其實,何夕內心之中,也有一些不解。東王在談判上,表現得太軟了一點。

不過,在這一切都做完。

何夕將施進卿從舊港調了回來。成為三寶城主。雖然而今不過是一個大農村。但是好歹需要人留守。而這裡距離舊港太遠了,距離大明就更遠了。從大明來的官員,連舊港都掀起,更不要說這裡了。

於是,只能提拔舊港原來的人。

這一件事情就落在施進卿的頭上。

在何夕帶著水師要回舊港的時候,何夕忽然聽到了一個訊息。他心中一動,一瞬間內心之中的疑惑迅速解開了。

那就是武祿王死了。東王成為滿者伯夷第五任大王,接手一個殘破的江山。

一瞬間,何夕全部明白了。

武祿王將要死了,這才是滿者伯夷最大的問題,最大的不安全因素。也是為什麼東王在談判桌上步步退讓之一。

對於東王來說,最重要的是坐穩滿者伯夷大王的寶座。至於失去的東西,會拿回來的。

何夕對這個訊息,並不太高興的。

何夕越瞭解武祿王。就越覺得他是一個傳奇,十六歲登基,在權臣手下蟄伏數年,最後奪回大權,整合內部,對外擴張,將滿者伯夷王朝發展到最強盛的時刻。但是晚年卻遭遇如此際遇。讓何夕想起了唐玄宗。

更重要的,這晚年的悲劇,雖然不是何夕一手導演的。但是何夕畢竟在裡面加了一把火。

而今想想,心中卻有一些不是滋味。

何夕並沒有慚愧之意,畢竟,敵之英雄,我之仇寇。雖然武祿王這個人是個人物,但是在國家大義上,何夕自然不會有半點動搖。而且真正令武祿王承受不住的,不僅僅是兵敗,還有女兒慘死,與大明可沒有多少關係。

只是,何夕不由得想到了自己身上,想到朱元璋身上。只覺得人生在世,縱然年輕的時候,縱橫天下,但是也有英雄遲暮一日。

何夕感嘆的不是,武祿王一人的悲劇,而是天下所有英雄人物的悲劇。

時來天地同借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何夕今日快意,等他到了晚年垂暮之時,卻不知道,是比武祿王好,還是武祿王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