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九章 崔瑩之死,大明公務員,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五十九章 崔瑩之死
依舊是景福宮中。
高麗王王禑,此刻坐在臺階之上,而崔瑩在臺階之下。
之前崔瑩來的時候,都是一身紅色官袍。收拾得一絲不苟,看上去很是清爽。但是此刻的崔瑩,一身白色囚衣,囚衣上還有一道道血跡,不是他的。而是他的弟子,學生,子女的。
手腳上有鐐銬,一走一拖,發出沉重的聲音。
高麗王王禑說道:“崔老師,你是我的老師,我待你不薄,讓你代我主持國家,你卻聯絡各方,想要推翻我。你就是這樣回報我的嗎?難道,這就是你們儒生所謂忠君報國?”
“忠有大忠小忠。”崔瑩說道:“忠於一人,是小忠,忠於社稷是大忠,本來,殿下身為國君,身負高麗社稷,大忠小忠當在殿下一人之身。但是殿下你是怎麼做的?這些年來,走馬串巷,無故以鐵錘錘人首,當成斃命者不知凡己,至於私入民間,劫掠民女。更不勝列舉。”
崔瑩緩緩閉上眼睛,咬牙切齒地說道;“這還是小節。但是,接下來的事情,就不可救藥了。高麗小國也,小國生存之道,唯有事大而已。元勝則忠於元,明勝則忠於明。前王在時,對明朝禮儀甚恭,陛下念我國偏遠,免去五千馬貢,取千里送鵝毛之意,令所有貢品取一,五千匹戰馬變成兩匹,黃金千兩,變成一兩。勝過前元無數。但是先王依舊恭敬送上,蓋因天朝寬宏,小國恭卑而已。區區財物,不值一提,與大明交好,才是萬世之利。而今殿下臨朝以來,一改先王之政,與元明之間搖擺不定,則還罷了。明人入鴨綠江以東,與我國有土地之爭。這是可以商議的。派使臣入京抗辯。如果實在不想,雙城彈丸之地,此前非我所有,還給天朝又如何?”
“而今兩國兵戎相見,區區遼東之兵,就長驅直入,兵臨城下,而今天朝大軍還沒有出兵,高麗已經失了八分之一。而今這一場戰事能維持到什麼時候?非臣不忠於殿下,殿下死了,臣願意徇死。但是高麗不能這樣了。高麗不是你一個人的高麗,是列祖列宗的高麗。不能亡在我等之手。”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同樣,人之將死,其言也偽。
偽與善並不衝突。
人之將死,總是想將自己一輩子的經驗留下來一些,這個時候,他是沒有私心的。因為他即便是有私心,也沒有用了。
但是每一個人對自己的看法,都有高估,或者光環效應。理解這一點,不用看別的。只要去看一些回憶錄就行了。他們在回憶錄之中,對自己的行為都是有美化的。
而在臨終的時候,每一個人都想說自己好的方面,而不想說自己不好的地方。這就是所謂偽。
崔瑩固然有忠於高麗社稷之心,有撥亂反正之心,但是權臣之心,未必沒有。只是到了這個時候,崔瑩只想在青史上留下一個光輝的形象,有些事情自然隱去了。
高麗王王禑罕見的沒有打斷崔瑩的話。
王禑想說什麼?卻不知道該說什麼?
王禑有時間也想知道,他現在給大明低頭行不行,能不能?但是一想到這個念頭,王禑就有一個巨大的恐懼抓住了他的心臟,似乎連跳動都不行了。王禑的恐懼根本上,就是他對弱者毫不憐憫的折磨。
就好像崔瑩剛剛說的。王禑最喜歡的時間,就是縱馬在大街上狂奔。看大街上的百姓瘋狂逃竄。拿著鐵錘,藏在袖子裡。在人身後經過的時候,忽然擊出。看人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樣子。
好像打獵。
他對弱者如何?他將自己放在朱元璋的位置來看,如果有人冒犯自己。他絕對不會讓他們一家人死得輕鬆。
所以,他從來不覺得明軍會饒恕自己。
而崔瑩這番話,正說中他心中的痛處。王禑口中喃喃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