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二章 藍玉與何夕的談判,大明公務員,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格夠老。即便不算這一次打高麗的功勞。一個伯爵都沒有問題。只是他上面沒有人提,自然也沒有人說了。葉旺當千戶的時候,藍玉還是小屁孩。不夠資格上陣的。

更不要說這一次功勞不少。

至於哈刺不花的功勞是有一些欠缺。但是誰讓哈刺不花出身好啊。

木華黎家族,在元朝除卻黃金家族之外,就是第一家族了。影響力太大了。朱元璋對納哈出封侯,就是為了分化元朝。更不會在哈刺不花封賞上摳摳搜搜。這很有政治意義。

朱元璋說過,不管是那族百姓,只要誠心投靠朝廷。朝廷視之如一。哈刺不花就是典型了。很有統-戰價值。

再加上哈刺不花的確有戰功,稍稍放一些水,也是可以的。

何夕說道:“第二,那就是高麗的人丁。我在平壤查驗戶口,高麗五百萬人,少了,少太多了。我在遼東缺人。今年一年之內,你答應運一百萬人到遼東。三年之內,要運三百萬人。不可拖延。”

藍玉皺眉,說道:“這------”

何夕慢條斯理的將羊肉又倒進去一盤,說道;“怎麼做不到?”

藍玉搖搖頭說道:“倒不是做不到?只是如此一來,高麗就要亂了。”

高麗才五百萬人。就算有很多隱戶。那也沒有一千萬,三年運走三百萬,等於十個人中運走三個。而且藍玉很清楚大明移民是怎麼粗暴的。解手這個詞的來源,就能說明這一點。傳說明代官府遷民,一根長繩子幫著很多百姓,誰要方便,就向長官報告要解手。

對國內百姓都這樣,對國外百姓又能如何?不出亂子才怪。

何夕說道;“不這麼做高麗就不會亂嗎?”

藍玉一聽,知道何夕話中有話,立即說道:“還請何兄指教。”

何夕嘆息一聲說道:“我是這幾日才搞清楚,高麗簡直是一個火藥桶,即便沒有這一戰,一定也會亂的。我就說一個人。鄭道傳乃是李成桂的謀主。曾經是高麗的探花郎。但是我打聽了。他在十幾年前,就投奔了李成桂,甚至勸說李成桂謀反。之前高麗王去世。高麗之內,有數股力量都想擁立新主,有與元朝勾連的。有自己想辦法的。總之多不勝數。”

“我之前不明白是為什麼?而今知道了。高麗大族有一個叫本貫的東西,就好像是魏晉時代的郡望,總之,整個高麗,不大的地方。就有幾十家豪族。除此之外,幾乎都是奴婢。自耕農幾乎沒有?”

“百年前,元朝入侵。農民就暴-亂了,只是當初的高麗國王手腕不錯,借農民軍打元軍,最後失敗了,他立即投降。算是一箭雙鵰。而今百年時間,積重難返之局,從最下層的百姓想造反,他們想活,上層計程車大夫想造反,他們想往上爬,更是因為高麗王室血脈稀薄,頂級的大族也想造反,想取而代之。”

“這種情況下,更增加了我們,也就是他們說的明寇入侵。總之,而今高麗的局面。就像這火鍋,豆腐,白菜,羊肉,蘿蔔,各種調料,真是一鍋粥。下面更是燒著土地兼併積重難返之火,不滾才怪。”

這是何夕這幾天的陣勢調研,所得出的結論。

李成桂建立朝-鮮,是時勢造英雄。高麗內外已經到了這個地步了。不變不行。不大變就大亂了。

而今何夕這麼容易打進來,更是佔了這個便宜。

否則高麗王朝內部體系完整沒有內亂。區區四萬大軍,渡過鴨綠江或許沒有問題,哪裡那麼容易打過來,高麗人野戰不行,但是守城還是可以的。一座座城池死守下去。即便是消耗,何夕也消耗不起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