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四十章 南京盛況,大明公務員,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其實,丁顯最近也是步步高昇。
倒不是因為別的,而是因為官報的地位在節節高升。
原本,太子並沒有將官報當一回事,看重自然是看重。但到底有多看重就未必了。只是秘書監下轄一個小部門而已。但是時間一長,太子頓時覺得,這官報真好用。
而今數年過去了。大明天下幾乎所有衙門都有官報,甚至官報也成了南京特產。很多人有幸來南京,都會將官報帶回家鄉。甚至有人專門做一種生意,就是將前家所有官報收集整理起來,彙編成冊。然後雕版印刷出來,價格不菲,但是還真有人買。
畢竟,朝廷一年最重要的政令都在其中。
不管是作為史料價值,還是用來揣摩朝廷動向,都是很重要的。
而官報在這種情況下,發行量也越來越大,已經有三萬張。更重要的是,在今年做到了日刊。除卻節假日之外,全面都發行。
如此一來,官報就不是一個小機構了。官報整個衙門也從根本沒有品階的衙門,變成了五品衙門,而且是太子最看重的師弟,方孝孺主持。方孝孺廣邀人才。官報的編輯部,已經有一兩百人之多。
每一個人都是飽學之士,這才支撐起官報每日發行。
而丁顯作為最開始就在官報之中的老人。自然也步步高昇。現在也有七品官身了。而且很清貴。作為官報的老人,在官報上,也是有一定話語權的。再加上丁顯學問還算不錯。在何夕手下學習過,見解也很犀利。
在報紙上常常刊登文章。在士林之中,也有一定的名聲了。
不過,丁顯用是筆名。沒有人知道,丁顯就是當年在皇帝面前反覆的丁顯。而且時間是最偉大的力量。在時間的偉力面前,很多事情也都遺忘了。再加上,何夕當年也沒有大肆宣揚。丁顯的事情,本來就在小圈子裡面傳播,這數年下來,這事情更隱秘了。
似乎沒有人記得了。
按理說,丁顯而今不錯,雖然蹉跎了幾年。但是人生在世,難免有一些磨難,蹉跎幾年,看似大事,但其實也很尋常。
但是丁顯是何等心高氣傲的一個人。他如果不是這樣一個人。他也不會在朱元璋面前做那樣的事情。當時他那麼做,不就是覺得自己才華遠超眾人,一定會被朱元璋賞識的。
而今,他看何夕從南洋載譽歸來,成為天下知名人物,即便是青史之中,只要提到南洋,定然有何夕濃墨重彩的一筆,更不要說,他同時的黃子澄,已經是遼東重臣。據說做的也不錯。
這一次南下的楊寓楊士奇。才不過二十歲上下,就已經名傳天下。楊士奇在滿刺加斬殺爪哇使臣的壯舉,更是給楊士奇增添了很多傳奇色彩。這一次楊士奇在南洋沒有回來。估計,楊士奇在南洋定然會高升。甚至將來成為坐鎮南洋的重臣,也不是不可能。
至於國子監中,其他與何夕關係親近,學問相近的人。被提拔的更多,特別是工部。工部之中一些具體技術工作,已經是何夕徒子徒孫的天下了。
或許這些人官職不高,但是地位都很關鍵。這些人同時不幹活,連工部尚書也未必能玩得轉。
所以工部已經成為最親近何夕的部門,不管主官是誰?只要是何夕的人,一進去就能找到熟人。
但是對於丁顯,工部就不是那麼友好了。
平日也就罷了。今日丁顯看著滿城煙火,舉城歡歌,看似慶祝大明聲威震懾南洋,萬國來朝。但是在丁顯看來,這都是為何夕而歌,他心中更是嫉恨難當。痛飲美酒,內心之中越是悔恨,就越是憤怒。越是憤怒,就越是恨何夕。
很多東西本來應該是他的。只是被何夕奪走了。他心中暗道:“何夕,你等著。終有一天,我要報此深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