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章 風雪行,大明公務員,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五章 風雪行
山海關還是剛剛修建好,整個城關都是嶄新的。這一座關城是徐達在洪武十四年修建的。也就是何夕穿越過來的那一年。徐達在巡視此地之後,上朱元璋上奏,說榆關地勢,並不是最險要的。應該將關城向東挪六十里,這裡背山靠海,地勢最為險要。
朱元璋自然不會反駁徐達的建議。
於是,就有了天下第一雄關,山海關。
其實古代關卡在設立的是,即便不是百戰名將定址,也是宿將勳臣立基,怎麼可能出現這麼大的紕漏,其實,這是幾百年來滄海桑田的一個縮影。之前的榆關,在唐代就有了。而今數百年了,在數百年之前,遼西走廊大半在大海之中,而今的山海關說不定是什麼樣子。但是幾百年來,遼澤縮小了很多,當年讓隋唐大軍,望而興嘆的遼澤,漸漸有了很多道路可以通行。
而本來是海邊泥澤灘塗的地方,而今也變成幾十裡寬的平原。也成為往東北最便捷的道路。
而今就一隊人馬,頂風冒雪出了山海關。
為首的不是別人。正是宋國公馮勝。
而今已經是洪武十八年末了。北方的冬天比南方來得早,而遼東的冬天,要比北方來得更早。即便馮勝穿著厚厚的裘衣。此刻在風雪之中,一開口,就有半丈長的哈氣。簡直有長虹貫日之態。
寒風無孔不入,吹透一層層的衣裳,讓馮勝渾身上下,沒有一點熱乎氣。只覺得身體麻木刺骨,連動作都不大連貫了。
馮勝心中暗道;“老了。老了。”
放在當年跟隨兄長大戰的時候,寒冬臘月,都敢在長江上打仗,墜入刺骨的冷水之中,再爬上,連衣服也不換,就再戰。只覺得身體好像小火爐一般,不管多大的寒氣,都給烤乾了。而今卻覺得內裡虛得很。
似乎本身懷裡就有一大塊冰,內裡的寒氣與外面的冷氣,一激,整個人都受不了了。
“岳父。你不是已經安排好了。遼東那邊各種籌備,遼東巡撫何夕,已經上報過來,我瞧得也好。又何必這個時候,出來巡視,你就是真不放心。明年開春之後,天氣暖和了,再來也不遲啊。”一個年輕的將領說道。
他一身打扮,也是層層裘衣。毛茸茸的好像一個大狗熊一般。不過,也能看出來,他體格不錯,最少,比起馮勝,似乎對遼東的嚴寒,還能承受得住。
這個人不是別的,正是常遇春的兒子,常茂。
常遇春死得早,常茂是馮勝的女婿。但是馮勝對這個女婿很不樂意。不過是上意如此。常茂一身武藝倒是有常遇春五成。也算是勇將,奈何,即便常遇春的武力, 天下能相提並論的將領,最少有十幾個人。而常遇春之所以有如此大名,讓朱元璋念念不忘,以非朱元璋嫡系出身。成為功臣之中,僅次於徐達的存在。
可不僅僅是能打那麼簡單。
常茂是一點常遇春的腦子都沒有繼承。否則常系一脈的將領,寧肯去投奔藍玉,也不太在乎常茂這個鄭國公。
似乎徐達的病,讓朱元璋特別在乎軍中新老交替,鄭國公常茂, 申國公鄧鎮,曹國公李景隆為首的,幾乎所有將領二代們,都參與這一場大戰之中了。
畢竟大明開國已經近二十年了,開國功臣有很多都已經凋零了。他們的子嗣也都長成了。朱元璋知道朱允炆之所以敗,就是軍中大將斷代。雖然說有他殺人過多的原因。但是他依然覺得,這似乎是因為大明下一輩將領成才得太少。於是,這一次都派出來了。
總是要歷練一番的。看看能不能成器。
當然了,後世靖難之中嶄露頭角的將領。如平安,盛庸等人。都在此戰之中,不過沒有嶄露頭角而已。只是已經被朱元璋特別關注了。
至於一些老將,耿炳文,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