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來敲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3章 嘉祐二年榜,寒門宰相,幸福來敲門,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73章嘉祐二年榜
“學生再謝先生!”
章宅之中,章友直扶起章越撫其肩笑道:“誒,師生之間,何必稱謝。既入了縣學,即用心於貢舉,你的經學不錯,三十前明經不在話下,不過篆書不可落下,朔望之日你來此,我親授你篆書之法!”
章越笑了重新向章友直一揖,人生就是如此,能碰上一位好老師是多麼難得的事啊。
章越三度向章友直行禮後,離開了章宅。
而章友直看著章越的背影,臉上卻露出了欣慰的笑意,老師擇學生,學生亦擇老師,徒有師生名分,沒有師生之情的多了去了。
不一會來一個頭發花白,神情嚴峻的老者。
這人不是別人,正是族學書樓職事。
“你不在南峰院如何來此?”
職事捧書嘆道:“介甫與我來信了。”
“介甫說些什麼?”章友直問道。
職事道:“他言三字詩有啟蒙之用,他以知州的身份已刊印了百份,如今常州之蒙學盡讀此詩,聽聞學童甚喜之。”
這位職事正是章望之,其字表民,曾請歐陽修為他取字。歐陽修循著“望之”之義,替他取字“表民”,“為民表率”之意,並作文《章望之字序》予以闡釋:“名山大川,一方之望也;山川之嶽瀆,天下之望也。
章望之未取字時即仕官,因叔父章得象也在朝為官,避位辭官。
辭官之後,章望之也是遊山玩水。
其兄章拱之為晉江縣令時,得罪了名臣知泉州的蔡襄,章望之為兄奔走得罪了蔡襄,如今對仕途心灰意冷再也不出仕為官。
同時章望之乃建州有名的治孟的大家,這點與王安石相同。章友直曾與盱江先生李覯曾有一場文壇罵戰。
李覯乃當世名儒,講學於東南,學生有數千之多,如曾鞏等都出自他的門下。他的學說裡充滿了事功變革之言。范仲淹的慶曆新政,他在臺下為范仲淹搖旗吶喊,提供了理論支援。
但是章得象並不認同范仲淹的變法,章友直對范仲淹變法也持有否定的看法。
此舉惹惱了李覯,他寫了一封信寄給章友直,名為《寄章友直》。
不稱字,不稱號,直呼姓名已等於罵人。
信裡有幾句話‘章子吾不識,美在眾人口。如何材藝多,四十無所守。’
‘努力念前哲,吾言非子詬’。
話很客氣,但內容等於指著鼻子罵了。於是兩邊各有弟子朋友簇擁,即開罵了。
章望之與王安石本各是兩方陣營裡的大將,卻在這場罵戰中相識,成為了朋友。
二人也常書信往來。
章友直笑道:“介甫,也算有眼光的人。但是此詩師孟之意太重。吾以為人性善惡兼而有之,甚至荀子還言人之性本惡也。”
“但此詩開篇即附孟子之說,其宣教之意太重,怕是會令飽學有識之士不喜,但此詩不失為一篇勸學明心的好詩。”
“文章非宣教而乃正心,孟子之學乃煌煌正道,續聖人之意……”
“好了,不與你爭,”章友直搖了搖頭道,“難怪介甫問你,若我是他,也覺得此文是你所作。”
“但此文確非我所作,我爭孟說只與賢達爭之,但這些人定念太深,爭之無益。倒不如自孩童起教之培之,收蒙正之功,此一言豈非勝過我等辯千言萬語。”
章友直踱步道:“有道理。說到蒙正,你可知本縣此遭及第進士麼?”
“除了院裡章子平,其他人未聽說。”
“非也”
章望之又道:“莫非還有他人?聽聞有個黃好謙,子思之子,祖籍本縣,但如今已隨父遷至陳州,在陳州發解,並不在本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