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艾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4節,芍藥記事,藍艾草,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王氏之死也是為著保住兒子在鎮北侯府嫡長子的地位,而不是讓他在成人之後,因為母親是被夫家休棄,自身處境尷尬。
就算王老先生夫婦從不曾當面對他口出惡言,但這麼多年都不曾走動,就足以讓夏景行在心中猜測自己的存在對於老夫婦倆來說,算得是嚴重的傷害。
讓他若無其事的上門去,只怕引的外祖父母徒然傷心,索性投石問路。
就算是這投石問路,也還是基於王老先生借左光熙之手送了表禮給小平安,又有前幾日左光熙的暗示,他才肯邁出這一步。
王老太太聽得他識破了自己,也顧不得就在飯莊大堂裡,眼淚頓時撲簌撲簌往下掉,伸手握住了他的手,撫摸著掌心裡厚厚的繭子,再想想左光熙之語,頓時哭的更厲害了。
王老先生雖然心裡也有波瀾起伏,但見老妻如此,眼瞧著要失態,只能對夏景行露出個尷尬無奈的笑意來,“她就是這幅樣子,你別太介意。”
二十多年不曾見過面,他已經從當初閨女懷裡那個胖娃娃長成了頂天立地的男兒郎,再想到早逝的女兒,王老太太哪裡還控制得了。
夏景行只得召來夥計,要了個雅間,親自扶了王老太太往雅間裡去了。
他們祖孫三人進去之後,雅間門從時裡闔上之後,夏景行扶了二老坐下,行跪拜大禮。
王老先生夫婦萬沒料到這孩子對外祖家並無怨言,原還想著他自小畸零,久歷人情冷暖,心中多少會有些偏激,哪知道見了面交談之後,才知他男兒胸懷萬丈,年少委屈早已冰消雪融,卻不知此乃是夏芍藥的功勞。
夏景行自與外祖父母相認,次日便登門拜訪認親,舅舅舅母,表兄弟姊妹們,倒是熱熱鬧鬧一大家子。
寧景世與寧景蘭從小恥於以他為兄,反是王家這些表兄弟們在坊間聽多了他英勇戰績,對他十分好奇,倒將他圍在一處,非要聽一聽齊遼之戰。
俱是年輕男子,胸中自有熱血激盪,哪怕王家以詩書傳家,所有男丁俱以讀書為要,心中也懷有一腔報國熱忱。夏景行便將十六州當年許多戰事講給他們聽,其中多是自己身邊英勇犧牲的袍澤兄弟,對自己的戰績倒不怎麼提。
夏景行若是驕狂之輩,講起自己戰績來洋洋得意,大約也不會讓王家表兄弟們對他心中升起更多敬佩之情。但他不僅謙遜,談起戰爭中死難的無辜百姓,更為憐憫遺憾,倒讓這些表兄弟們更敬他心懷百姓,不怪他能居於如今的高位。
他在王家被王老太太多留了兩日,才從外面遊歷回來的秦少安聽聞他到了長安,倒往燕王府去尋他,經燕王府的管家指點,這才摸到王家門上來。
王老太太自與外孫子重逢,在他耳邊唸叨了無數遍,讓他將來帶妻兒來長安,聽得他如今已經有了一兒一女,喜的讓丫環將自己庫裡東西挑出來許多,除了給外孫媳婦的,大部分都是給小平安跟綺姐兒的。
夏景行被秦少安從王家請出來之後,十分感謝兄弟仗義相救,不然再呆下去還不知道王老太太又要找出什麼東西讓他押回幽州城去。
“真沒想到你還真與王家相認了。”
整個長安城知道當年舊事的,都當王家與夏景行這輩子都不會有交集。
“王家與寧家交惡,我又不姓寧。”夏景行輕鬆調侃。他此次來長安城,不曾見過晉王以及鎮北侯諸人,倒好似將這些人忘記了,哪怕與寧謙一場父子,也總歸是漸成陌路,再無交集。
夏景行與秦少安也不過聚得兩日,宮中便發了明旨,他便帶著齊帝聖旨返回幽州,處理互市劫匪案的後續。走的時候,除了秦少安前來送行,王家舅父以及表兄弟們都來送行,又有王老太太以及其餘人等給他家中妻兒以及岳父的禮物,倒讓夏景行生出些牽掛來。
——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