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艾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7節,芍藥記事,藍艾草,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細選的,最要緊是兩個孩子的安危。
左光熙傳完了旨,順便將老恩師託他捎帶的禮物給送到夏家去。
自上次夏景行與王家相認,回來的時候又給妻兒以及岳丈帶了王家送的禮,夏家便將王家這門親戚認了起來,年節之時燕王派人往長安送禮,夏家也會順便捎帶上王家的節年,兩家人也算是開始來往了。
夏南天父女倆也不是初次見到左大人了,如今才知道他乃是王老先生的弟子,此次不再拿他當欽差大人招待,而是當作親朋故舊。
燕王府還未收拾齊備,左光熙是要隨同燕王一起回京復旨的,這些日子當空,夏南天便帶了他在幽州城內逛,白日裡往夏家園子裡去消磨時間,有時候出城往互市去淘寶。
左光熙書讀的多,又一直在長安城中做京官,清流讀書人家,原不曾與商人打過交道的,只夏南天口才俱佳,人情世故老辣,為人又極風趣幽默,更熟悉民生,講起互市上許多東西來都知其來歷,見識廣博,倒比他京中那些滿口仁義道德的同僚們有趣的多。二人相聚數日,臨別之時,左光熙還直道:“夏兄什麼時候去長安?等到了長安,小弟定然帶你到處去看看。”
夏南天是夏景行的岳丈,倒比王老先生矮了一輩兒,便與他同輩論交。
“將來有機會,夏某定然往長安去叨擾左賢弟。”
夏芍藥為王家準備了回禮,自有左光熙帶回去。夏南天帶著小平安來送左侍郎,她便帶著綺姐兒去燕王妃。
燕王倒是有許多囑咐,只不能面授夏景行,只能召了夏南天前去密談。如今城裡防守之事便交了康老將軍。他年老穩妥,又能壓得住陣,倒不怕再有什麼變故。
為著幽州知府的位子,太子與二皇子的人兩方撕咬,哪知道最後聖人竟點了個兩不相靠的,倒是大大出乎眾人的意料,上個月已經到任了,今日齊來送燕王。
新知府詹文俊寒門出身,四十出頭,正是年富力強之際,之前在西北一個偏遠的縣裡做縣令,帶著縣上百姓修渠植樹,打井取水,抗旱保收,年年考評都不差,卻在縣令的位子上做了十幾年,才回京述職,當地百姓不捨,還送了把萬民傘給他。
只因為太子與二皇子兩派相爭,京中人事紛雜,他又不想攪和到裡面去,往哪位皇子府上都不曾送禮,在吏部述職一年多還留京候官,坐著冷板凳無人問津。
幽州的地理位置如今極為重要,又是燕王藩府所在之地,無論是哪派的人物送到這裡,這些官員想著撈錢巴結上面的人,恐怕都會與燕王產生摩擦。聖人發落了馬廷偉之後沒出一個月就病了,可也不至於病糊塗了,就為著幽州知府的人選,讓吏部將所有在京侯職官員的名錄拿來親自去瞧,這才點了詹文俊。
調令下來的時候,詹文俊恍如夢中,萬沒料到幽州知府這職位能落到自己身上。他在長安侯官,來往也有一二同年傳遞訊息,知道幽州知府可是熱門,就算管不了互市,可讓家下奴才做做生意,也能賺個盆滿缽滿。
原本詹文俊在長安裡賃來的院子門可雀羅,聽聞他做了幽州知府,上門賀喜的人頓時蜂湧而至,還有太子與二皇子派出去招攬的人,倒將他嚇了一跳,連夜拿著官印文書離開了長安城,只留一房老家人辦退租事宜。
到任之後,詹文俊前去拜訪燕王,就為著燕王身上有奇功,以皇子之尊肯以身犯險,保家衛國,在他心裡倒比結黨營私的太子與二皇子令人欽佩。
燕王為人謙遜,久在軍中,養成了務實的性格,見到詹文俊也只談些幽州城中之事,半點不曾為難他,愈加讓詹文俊對他另眼相看,倒與燕王府常來常往了起來。
燕王離開幽州城之後,夏芍藥還憂心忡忡,“左大人說陛下身子不好,這才召了燕王回京,如果太子繼位,他跟燕王殿下又有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