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艾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7節,芍藥記事,藍艾草,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年冬十月開始,遼商就有好幾隊出了事,遼帝耶律賢聞得此事大怒,派了人專門調查此事,但最後的結果卻是此乃流寇所為。至於這股流寇是從何而來,卻是無人知曉,且行事手段狠辣不下於當初的夏景行初次帶人劫掠草原部落。
蕭玉音聽到此事憂心忡忡:“難道是齊人動的手?”想想兩國修好也非一日,他們連重傷的耶律賢都肯伸出援手,實無道理啊。且互市可是與齊國也大有益處,除非齊國起了內亂,有人不想看到互市開下去。
耶律賢倒是在幽州城住過一段日子,對燕王蕭恪以及夏景行都有所瞭解,又想起自己遇到截殺之事,“難道是咱們自己的人?”
這事兒也不無可能。
跟著耶律德光的人有不少都是好戰分子,他被送往帝陵圈禁,這些人倒組織了好幾次行動,試圖救了耶律德光出來,最後都被耶律賢設計抓捕,只餘一二人亡命天涯,其餘頑固份子已經被處死,士兵回家與家人團聚。耶律德光的部落最後被打散併入耶律平與遼帝的斡魯朵,就算是想做劫殺之事,手裡無人也難成事。
而僥倖活命的遼商卻道,那股流寇瞧著號令嚴明,絕非一般流寇。
此事已經在草原上引起了恐慌,就連韓東庭再次前來幽州城,隨行護衛都增加了一倍不止,皆是花了銀子僱的,就為了保證人貨安全。
他還與夏芍藥探問幽州方面可有針對此事的舉措。
耶律賢無奈之下,這才向齊國求助,想要兩國聯手在草原上進行巡防追緝這股盜匪,並且形成長期有效的追緝巡防制度,以確保互市能夠長長久久的執行下去。
遼帝的國書送到了幽州,此事已經涉及兩國邦交,夏景行不敢擅專,這才親寫了奏摺,連同遼帝國書一起上呈燕王,請他轉呈齊帝。
遼帝的國書來的正是時候,正當太子舊話重提,在金殿之上開口裁撤幽州駐軍對互市的管轄,燕王將遼帝國書連同懷化大將軍的奏摺一起呈到了御前:“太子殿下所請固然有理,但昨日兒臣收到幽州快馬送來的遼國國書,此事關係重大,兒臣不敢自專,還請父皇裁決。”
齊帝開啟加蓋了遼帝玉璽的國書,逐字逐行看下去,越看神情越是凝重。大齊朝堂之上為著互市由誰管轄而爭的不可開交的時候,邊境之上已經有了動盪。
他暗暗慶幸沒有允准太子所請,不然前腳燕王甩手不幹,將互市交給幽州知府去管,後腳就出了這事,難道還指望著幽州知府帶著府衙差役前去草原上巡守剿匪?
只恐先被流寇給一鍋端了。
滿殿朝臣原來都當太子這次定然能佔了上風,又有二皇子的推波助瀾,哪知道事情急轉直下,聖人竟然沒有答應太子的請求。
太子滿臉憤懣之色,等散朝之後,還當著燕王的面道:“三弟,不論你有多不願意交出互市管轄之權,但是為國為民,你都應該交出來!”話倒是冠冕堂皇,但中心思想卻只有一個:別想著讓互市成為燕王府的錢袋子。
六部其餘官員散了之後,聖人召了三名皇子以及中書令,六部尚書前往政事堂議事,遼帝的國書這才傳到了眾人手裡。
看完遼帝國書之後,不止太子啞了火,就連二皇子也啞了火。
燕雲十六州是燕王的藩屬之地,任何時候邊境的安危皆是放在首位的,而燕王的首要之責就是保證邊境安寧。如今邊境有小股流寇,卻也是應該重視之事。
此事又與互市息息相關,沒道理既讓燕王幹活,又不讓他管事兒。
聖人當即拍板,令燕王即日回幽州,此後互市管轄之事全權交由燕王處理。燕王也順勢請求聖人,派遣兩名監察御史長駐互市,以及請求互市所收稅賦另行計算,直接送往國庫,不再由地方政府官員插手。
太子聽得這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