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艾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7節,芍藥記事,藍艾草,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耶律賢等這些人吵的最激烈的時候,公佈了耶律德光刺傷可汗,致使可汗重傷不治而亡的訊息,隨後命人將耶律德光押上殿來,又有一干人證物證。
耶律德光從來高傲,且兄長身故,確是他刺傷之故,到得此刻也不屑於掩飾狡辯,當庭認罪,倒是驚呆了一眾官員。
原來還當是皇長子為著帝位而栽髒陷害的主戰派們,此刻也說不出替丹東王辯解的話。
謀刺君主,形若叛國大罪,罪不容誅。
夏景行與趙則通帶人離開上京城的時候,前遼帝耶律璟已經葬入帝陵,結束了一代帝王波瀾壯闊的一生。對於大齊來說,他只是個滿懷野心的鄰國君主,但對於草原上的牧民百姓來說,他終止了草原各部落百年廝殺混戰,統一大遼,讓遼國百姓嚐到了安穩日子的滋味,對明天有了期盼。
耶律德光離開延昌宮的最後一晚,耶律賢親自前去見他。
耶律德光披髮跣足,隨意坐在陰冷的殿內,再不是往日那個跋扈暴戾的丹東王。
叔侄倆許久未見,若論武力,耶律賢並非耶律德光的對手,可是此刻他居高臨下瞧著坐在那裡的耶律德光,卻忽然間對這個叔叔生不出一絲懼怕之意。甚至在他的目光直視之下,耶律德光竟然有了退縮之意。
耶律賢的容貌,有七八分酷肖面目未曾受傷的耶律璟,耶律德光近來日裡夜裡,顛來倒去的回想兄弟倆從小到大的點滴之事,此刻迎著朦朧燈光走進來不發一言的耶律賢,竟讓他有了幾分恍惚。
——如果能夠回到從前,該有多好?!
“你今日前來,不知道是要送我毒酒還是匕首?”
耶律賢不再去瞧他,目光掠過殿外宮燈,含著無限的悲涼之意,“我小的時候,一直很羨慕父汗與王叔兄弟情深,也暗暗下定決心,無論什麼時候,對二弟都要似父汗對王叔一樣愛護。”
耶律德光抬頭只能瞧見年輕男子挺拔的背影,他低沉悲傷的聲音繼續傳了過來:“母后說,父汗一直不曾怪罪於你,臨終之前,也有遺言,不必降罪於你。我不能違逆父汗的遺旨,因此決定派王叔去為父汗守陵,明日啟程。”
蕭珙不同意耶律賢的作法,認為他此舉是放虎歸山。耶律德光一旦得到機會,必定捲土重來,謀朝篡位。但最後還是沒有拗過耶律賢。
耶律德光蒼茫的神色終於有了一絲裂痕,心裡提著的那口氣到了這時候卻倏忽散了,一顆心直直墜入幽深谷底。他被蕭玉音關起來的時候,一直心存希望,總覺得耶律璟不可能死。他以前比這還重的傷都挺了過去。後來耶律賢從幽州回來了,當殿宣佈他的罪行,他都不覺得自己有錯,也不覺得兄長會死,只覺得這一切都是假的。
終有一日,耶律璟會站在他面前,兄弟倆還會各抒己見。
可是現在,大侄子卻派了他前去守陵。聽到遺言的時候,他內心才真正動容。
只有耶律璟,才會留下這樣的遺言。
耶律賢長吐出一口氣,彷彿想要努力將壓在心頭的那塊巨石搬開,“我會聽從父汗的旨意,繼續與大齊做個友睦鄰邦,會讓王叔有生之年看到,父汗當初的決定有多麼的正確!”
這句話說完,他一刻也不再停,很快就離開了囚禁耶律德光的殿閣。
第二日天色才亮,耶律德光被宮中護衛押上馬車,前往帝陵。馬車沿著長長的宮道前行,還能聽到震顫大地的鼓聲,撞破宮牆傳了來,激盪著他的鼓膜。他問起隨車護衛,“那是什麼?”
“今日新汗王登基大典。”
這一年的冬天,遼國新汗王即位不久,就派了皇弟耶律平出使長安。聖旨一出,上京城中不少官員權貴都在議論,說是汗王有感於先帝與丹東王之事,這才有意疏遠了皇弟耶律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