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艾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8節,芍藥記事,藍艾草,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裡寄賣,也算是有個活錢。”
孫氏見夏芍藥仍似舊時,倒一點也沒有嫌棄她的意思,打從心底裡慶幸自己當初一念之善,倒給自己留了條後路。謝過了她,跟著夏家婆子往住的地方去了。
何娉婷不認識孫氏,不免問一句,“她是誰啊?是姐姐家親戚?”
孫氏走的遠了,聽到夏芍藥的聲音傳了過來,“一個故人,碰上了難處在洛陽待不下去了,到幽州過活。”
她不禁低低笑了,這樣……就好。
孫氏帶著幾人住到了夏家園子後面的小院裡,見樣樣齊備,被褥傢俱,柴薪米麵都甚齊全,雖然皆是家常,卻瞧得出是新的,心裡極為感激夏芍藥。她原還想著自己先借住下來,被褥傢俱拿了錢出來添。跟著她的寡婦們也贊夏芍藥心善,大家分配了屋子,歇得一日便拿出手頭的活計來做。
繡娘都是靠著一雙巧手過活,初來乍道,不知市價,更想著多做些活計好賣出去。
第三日那寡婦母女去街上買絲線,回來的時候蓮姐兒嘴唇煞白,娘倆牽著手倒似嚇破了膽,“滿大街的兵丁,好像還有遼人……”她們只聽過燕雲十六州之戰,雖是街面上傳聞,也是駭人聽聞,見到遼兵也要嚇的魂不附體。
蓮姐兒正是鮮花嫩柳的年紀,生的模樣嬌俏,邢寡婦生怕自己母女離開孫氏,失了容身之所,連閨女也保不住,這才義無反顧跟著來了幽州。哪知道才出門就差點嚇傻。
幽州街面上的百姓卻在紛紛傳揚,說是遼人前來求和,帶頭的竟是遼國皇子,帶著一隊人馬就進了幽州城。還有群情激憤的百姓暗中摩拳擦掌,準備關門打狗,讓遼國皇子有來無回。
其實十月初,燕王便接到遼帝國書,竟欲重修舊好,化干戈為玉帛。
燕王接到國書的時候,還當自己眼花,萬不能相信遼人狼子野心,竟然會先提出休戰交好,握手言和。他急召了各處將領前來商議,又將這國書快馬加鞭送往長安城,累死了好幾匹馬才到達聖人案頭。
聖人見得遼帝國書,唯有高興的。又覺自己為帝一生,先是平定了西夏之亂,如今又力挫遼國,內有風調雨順,外有四方臣服,也算是英明神武了。
蕭恪在長安城的時候,聖寵還不及鄭貴妃所出的二皇子,尊貴又不及太子殿下,哪知道離的遠了,又接二連三的立功,倒讓聖人將他掛在了嘴邊上,三不五時就要拎出來誇一誇。
長安城內的皇子們暗底裡刀光劍影的折騰,都奔著大位去了,下面汙糟事情多了,引的聖人心煩,誇起燕王來更是不遺餘力,又覺得他性子方正合平,一心為國,就連小時候的淘氣那也是真性情。
太子與二皇子背地裡皆大罵燕王滑頭,他們自小在聖人面前的謙遜有禮如今竟成了小小年紀就心機深沉的有力證據,都要被聖人的邏輯給氣吐血了。可當著聖人的面兒,還不能說燕王的不是,只能沒口子誇這個弟弟能幹。
燕王接到聖人旨意,將談和之事全權交託與他,這才放下心來。不然就憑朝中那些叵測人心,未經聖人同意,到時候給他安一個通敵叛國的罪名也是有的。
卻說耶律璟能出修好的國書,其中泰半功勞要屬蕭玉音父女倆,以及兩位皇子。
原本兩位皇子對於要不要與齊人繼續打下去,也持觀望態度。但耶律德□□勢太盛,而皇后又力主求和罷戰,外祖父被辱,於兩位皇子面上也無光,到了最後竟然生出了“就算是為了壓制皇叔的氣焰,也必須支援外祖父與母后主張”的念頭。
他們畢竟年輕,自己部落又不曾受過齊人突襲,還未曾直面鮮血淋漓的戰爭,對戰爭領略尤其不深。
但蕭珙與蕭玉音父女倆卻是對和平期盼已久。哪怕蕭成龍已經死於齊人之手,起先也想著報仇雪恨,到得最後從大局出發,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