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艾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8節,芍藥記事,藍艾草,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生聽得小平安最近閒在家裡,還未找到名師,還問起夏景行:“我身邊還缺一個書童,不知道你舍不捨得讓平安跟著我去國子監做書童?”
他這是想將小平安帶在身邊,親自教導的意思了。
只不過小平安年紀尚小,不到入國子監的年紀,便先帶在身邊教導,不然以夏景行如今的品級,小平安也可以恩蔭入國子監讀書了。
夏景行當即笑起來:“孫兒一向不能在外祖父身邊敬孝,只要您不嫌棄平安淘氣就好。改明兒我就讓他娘收拾好了,將他送到府上來,往後平安就勞煩外祖父了!”
王家兩位舅父頓時笑了起來,“父親這幾年都不曾親自教過學生了,這可是好事兒!”
唯獨王思遠暗暗同情小平安。
等回到家中,夏景行提起這一段,夏芍藥也覺這是好事,“給旁人當書童不行,但給外祖父當書童可是福氣。”果然收拾了穿戴學習之物,以前在燕王府上課的奢華衣物都收了起來,另做了幾套樸素得體的衣服給平安,將他打扮成個小書僮,由夏芍藥親自送到了王家去。
王老先生還怕夏景行夫婦捨不得孩子吃苦,待見得小平安衣著樸素,果真是要去當書僮的打扮,不由拈鬚微笑:“你們也太聽話了。”書僮只不過是個幌子,哪裡就真讓這孩子做些書僮的事情了,打扮的這般樸素,倒是他未想到的。
果然此後小平安就暫且住在王家,次日就跟著王老先生去國子監了。
作者有話要說:
☆、第127章
第一百二十七章
王老先生在國子監祭酒的位子上幾十年,又博學多才,極得監生愛戴。只近年來他年已垂暮,不再親自授課,也算得國子監一大憾事,還有好學的監生有疑難往他面前去求教的,老先生最喜年輕人一心向學,自然耐心解答。
前些年他還擔任過太子太傅一職,正逢夏景行從洛陽離家前往幽州從軍之時,教導東宮數年,後來見太子與二皇子在朝中結黨,已成黨爭之勢,王老先生便以年老精力不濟為由,推脫了此職。
太子原也著意招攬王老先生,想著他門下弟子遍佈朝野,若得老先生鼎力支援,在士林間自然呼聲極高。奈何王家自來不慕權勢,尤其黨爭之害,王老先生熟讀史書,不思自明,著力拒絕,又有齊帝心有介懷,窺得太子機心,到底準了王老先生所求,才使得他從東宮脫身,仍回國子監供職。
等到夏景行青雲直上,戰功赫赫,太子又後悔當初輕易放走了王老先生,不然他是夏景行外祖父,聽說夏景行回京之後又有來往走動,這祖孫倆一文一武,都是得力臂膀。
奈何一招錯失,到底失了良機,再後悔也無用。
王老先生大半輩子教書育人,比起宮中龍子鳳孫,還是外間學子更有向學之心。今日他才帶著個七*八歲的小書童進了國子監,迎面遇上傅司業,乃是他的副手,才打了聲招呼,一低頭就瞧見個稚子,頓時納罕不已:“大人這是從哪裡拐了個小郎君回來?您老往日身邊的童兒瞧著可沒這麼機靈的。能借下官用一會不?”手已經摸到了小平安腦袋上。
小平安往日在夏家園子裡跟著夏南天,南來北往的人見多了,又有燕王府裡先生教著,跟著世子淘氣,三教九流的人都見識過的,這孩子瞧著就是一臉機靈樣兒,又不怯場,全然不似縮頭耷腦的下人僕婦教養出來的孩子,被傅司業摸著腦袋,還朝他露出個笑模樣,“伯伯好。”
傅司業年逾四旬,頷下一副美髯,聽得他脆聲叫伯伯,又將他仔細打量,這才發現他身上衣衫顏色雖素淨,但仔細瞧就會發現細節處也極妥帖,絕非尋常下人僮兒該有的樣子,立刻追著問王老先生:“這小郎君莫不是大人家中孫輩?怎的我卻沒見過?”年頭節下,他往王家去的次數也多,卻沒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