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艾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9節,芍藥記事,藍艾草,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說不定是官場傾軋呢,不然之前多少年怎麼沒聽說過徐將軍有劣跡?這才是懷化大將軍的手段呢!”為此鬱叢之同宿舍友互相爭執不下,同一件事情二人看法不同,拉了鬱叢之要他表態。
原本是毫無相關的兩件事,但鬱叢之心中正在糾結處,這方龍尾硯來歷不明,他收著也不心安,還又還不回去,再還瞧著小平安那模樣似要哭出來一般,總要探聽明白才好。無意之中聽見懷化大將軍之事,忽想起這位大將軍就是從幽州回京的,而小平安又是跟著王老先生來國子監的,對外只說是他的書僮,可是瞧國子監許多先生待他的態度,卻又全然不似待下僕的態度,倒渾似待故交子侄一般。
還有他提起的“世子哥哥”,如果他所記沒錯的話,恍惚記得懷化大將軍乃是燕王伴讀,而燕王世子去年才從幽州回京。
不思量還不覺得,越思量卻覺得細節處越多破綻,他心中已經有了個大膽的猜測,只是還未親證。
改日在路上遇上小平安,見他似受驚的兔子撒腿就要跑,鬱叢之邁開長腿攔住了他,還向他道歉:“那日是鬱哥哥說錯話了,鬱哥哥相信你說的都是真的。”
小平安露出欣喜的表情,“真的?”
“真的!”鬱叢之道:“平安是姓夏嗎?”
小平安大睜了眼睛:“鬱哥哥怎麼知道?”他從來不曾告訴過別人姓氏呢。
鬱叢之的猜測一經證實,反覺得小平安能拿了龍尾硯出來送人,也就不是那麼難以理解了。摸摸他的小腦袋:“我猜的!”牽了他手道:“跟鬱哥哥去食堂裡吃點心。”此後再看到真當小平安當書僮的監生,暗暗嘲笑同窗傻,若有人為難他,就出頭維護。
旁人見鬱叢之維護小平安,都覺他一介貴公子卻維護個小小書僮,就算是祭酒的書僮,也未免有巴結之嫌。到底身份不同,階級有別,何必著意結交。
鬱叢之乃大理寺卿鬱飛亮的兒子,名副其實的官宦之後,與小平安的書僮身份可是天差地別。
***********************************************
到了三月中,燕王帶著一干刑部辦案人員回京,隨行還提溜了一串犯人,乃是洛陽盜馬案的從犯,直接投進了刑部。
沒過多少日子,崔連浩的罪名就定了下來,不但小兒子被革除功名,就連已經在外任職的長子也受到了牽連,被罷了官。
崔連浩為官期間不但貪瀆,還濫用私權假充匪類,強奪民產,家產被判賠付何家損失之外,他與直接參與過盜馬案的崔二郎都被判流刑,其餘從犯也皆處罰。
齊帝法外開恩,未曾牽累女眷。與之前的徐克誠貪汙瀆職案略有不同。
在齊帝心中,地方官員貪汙濫權,比之天子腳下掌軍重臣危害亦有輕重之分。
崔連浩魚肉百姓,幸喜未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可徐克誠身處要職,卻不思報君,也就如今太平年景,若真有緊急軍情,就憑京郊大營的戰力以及軍械儲備,後果簡直不可想象。每每想至此處,齊帝都要驚出一身冷汗,也就愈加恨徐克誠所犯之罪。
前有徐克誠之事,有了對比,崔家的女眷便免去一劫。
崔夫人聽得判案結果,幾近暈倒。
文姨娘抱著磊哥兒哭的肝腸寸斷,才以為過上了好日子,將正室主母給擠走了,自己雖是妾室,也與正頭妻子無差了,既有兒子又得老夫人喜愛,與郎君恩愛甚篤,哪知道出了這樁事。
她從頭至尾不知情,此事幹系重大,崔二郎倒不曾告訴過她。
反倒是魏氏心中微有喜意,夫妻分別多年,此次倒有機會團聚了。只面上不敢表露出來,若是被崔夫人瞧出端倪,恐怕又要生出許多事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