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艾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5節,芍藥記事,藍艾草,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崔夫人再往人家送帖子相約,卻總被婉拒,不是病著就是有事不得閒,禮物流水一樣送出去,倒有一多半兒都給原樣退回,只少數人家回送了價值相當的禮品回來,再無餘話。
崔夫人坐困愁城,這會子兩個乖孫到了眼面前,也難解她的愁容,只摸著孫子的小臉掉淚:“也不知道你們祖父在牢裡如何了?”到底崔連浩年紀不輕了,身子骨不比年輕壯實的兒子耐熬。
她有心去求東宮,可惜太子妃的宴會並未請她,又出去了幾趟往相熟的人家裡跑,央了別人往東宮遞帖子求見太子妃,都未得到太子妃請見,這時候才想起寧景蘭來。
寧景蘭的好處在洛陽城似乎顯不大出來,但到了長安城,憑藉著她孃家的身份,宮中除夕年宴,以及太子妃宮裡的宴會,都能進得去。甚至晉王也能替崔連浩說得上話。
崔夫人心中後悔萬分,早知如此,當初就不應該同意了鎮北侯的要求,籠絡住了寧景蘭,如今也能往牢房裡去探望丈夫兒子,好歹探聽訊息不愁沒門路。
也不知道燕王心中作何感想,早在崔家父子被收押之後便嚴令不許人探監,刑部的官員對這位帝寵正盛的親王不敢得罪,暫時還未曾放人探監。
太子在年前就聽說了有人狀告崔家父子,其中還牽扯到了失馬案,他立刻聯想到了自己收到的崔連浩的孝敬,當初還以為這些駿馬來路正當,便毫不猶豫的收下了。到得燕王主理此案,才知道內有隱情。
他在東宮大怒,若非崔連浩被羈押在案,早將他提溜到東宮來出氣了。只是如今光想著出氣還不行,恐怕還要想辦法將此事抹去,免得被崔連浩牽累。
這時候再想辦法,已經晚了。
整個長安城的文武重臣勳貴權爵就無有人不知,太子在數月以前大方賜下許多駿馬,粗粗統計,也與崔連浩的案子爆出來的數目大致相符。
案子還未開審,已是禿子頭上的蝨子,明擺著。
長安城中許多官員都在觀望,想看看燕王肯不肯冒著得罪太子的風險,將此案查明,替何渭追回贓物。更有甚者,與已身利益無關的,譬如二皇子一派的,還暗中賭了盤口,只看燕王如何斷案。
宮中除夕夜宴,燕王妃帶著世子跟小郡主往宮裡去,皇后還提點燕王妃:“你夫君與太子自來兄弟情深,互相扶持,才走到了今天,本宮只盼著往後他們兄弟仍舊能夠和睦相處下去,才好呢。”
燕王妃便知皇后話中之意,還是因為崔連浩的案子,生怕牽累了東宮。
她心裡不屑,暗道皇后如今不想著教導太子往君父面前去請罪,至多是個失察,談不上多大罪名。她卻不肯,非要拐著彎兒從燕王這裡下手,大約是想讓燕王將此事抹平。
可何家失蹤的都是良駒,按市價算那也價值不菲,就算是尋常富貴人家也一時湊不齊這麼多現銀,更何況東宮似乎也沒想過補償何家的損失。蓋因東宮得的良駒是從崔連浩手裡拿來的,對於皇后來說,太子乃未來的天下之主,天子富有四海,治下子民生殺大權都在未來天子手中,何況是財物。
東宮不想著安撫住了失主何渭,只想著掩蓋東宮收受贓物的事實,還想讓燕王濫用職權,哪裡能行得通?
但當著皇后的面兒,燕王妃還是乖順道:“王爺向來敬重太子殿下。”但若是兄長做出了不法行為,那就另當別論了。
皇后還不知道燕王妃話中未盡之意,到底露出了個笑臉:“你明白就好。”還笑著對太子妃道:“你們妯娌也應該親近親近。”
太子妃自來被命婦女眷捧慣了,最討厭燕王妃這種冷冷清清的性子,但為著太子被牽連進了失馬案,到底還是露出個淺笑來,與燕王妃寒喧兩句。
大過年的,太子與燕王在宴席上相見,中間隔著二皇子,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