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艾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4節,芍藥記事,藍艾草,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太子招攬王老先生不成,確曾在東宮罵過他頑固迂腐,但至少明面上還沒想過要得罪這位老先生,大家撕破臉老死不相往來。
王老先生桃李遍天下,門下弟子多是清貴的讀書人,他在清流一派之中的影響不可估量,就算門下也有些弟子分別投靠了太子與二皇子,可其餘中立派也有不少,這些人才是繼承了王老先生的風骨,且與他感情深厚。
當著滿殿的人,蔣大郎向王老先生祖孫倆長揖賠罪:“王大人,大將軍,蔣某對二位委實敬仰不已,並無半分不敬,實是家裡這幾個不長眼的惡作劇,這才鬧了起來。下官回去定然要好生教訓他們一頓!”
夏景行扭頭不搭理,摟著兒子小聲勸慰,在他的勸慰之下,平安的哭聲漸漸小了,只小身子還在抽抽噎噎。他心中好笑,暗道這小子在自家園子裡呆久了,跟那些說書唱曲子的廝混,倒是演戲的一把好手,哭起來收放自如,瞧不見他的臉,誰能想到他在假哭呢。
蔣大郎頻頻擦汗,巴不得夏平安止了哭聲,好將此事儘快翻過去。
齊帝原本是主審,可後面案情的走向似乎也用不著他插手了,他索性靜觀其變。
王老先生可不準備大事化小,他跪在齊帝面前,頂著滿頭白髮道:“請陛下允准老臣乞骸骨回鄉,老臣一把年紀,還從來沒遇上過這等惡劣的事,監生算計誣陷先生身邊的人,不說旁的,就連一點尊師重道之心都無,這樣的學子老臣教不了!平安在國子監雖然沒有自報家門,監生們皆不知道他是懷化大將軍之子,可卻是以老臣僕僮的身份出入的。也不知道老臣哪裡得罪了蔣大人,卻要勞動他家幾位小公子來打老臣的臉!還要教唆皇長孫以身份壓人,非要懲罰了平安才算完。”皇長孫自然不會有問題,就算皇長孫出了紕漏,那也是旁人教唆的原因。
王老先生這番說詞,可不正中齊帝的心。
原本皇長孫小小年紀就添了自大疏狂的毛病,總覺得高人一等,不肯親睦兄弟,這還是在他的眼皮子底下。齊帝猶記皇長子初初落地,還是粉白圓團的一個孩子,天真無邪,這才多少年功夫,就被這幫權勢燻心想盡了法子鑽營的臣子們給教唆成了這般模樣。
可恨的蔣氏!
蔣氏一門,不過出了一個太子妃,就已經驕狂到了這一地步,教唆皇長孫行強橫之事,還敢欺侮臣下之子,拉幫結派,看看下面跪著的這一溜附庸皇長孫的少年們,也是以蔣氏兄弟為首。
齊帝心中氣惱,又有王老先生與夏景行要為夏平安討個公道,蔣家三兄弟耷拉著腦袋,唯有皇長孫心中不忿,既氣惱蔣氏三兄弟做事不嚴密,竟然出了這麼大的疏漏,讓他在蕭燁面前完敗,又恨王祭酒與夏景行咄咄逼人,分明不將東宮放在眼裡。
——他可是下一任儲君!
“蕭鑠,你怎麼說?”
齊帝將皇長孫的神情盡收眼底,心中暗歎東宮修養不夠就算了,竟然連兒子也不會教。同樣是皇孫,再瞧瞧蕭燁,另有一番風骨。
聽得蕭燁還在箭術上贏了蕭鑠,此刻跪在金磚地上,腰背挺直,本能的讓齊帝想起燕王蕭恪,他們父子倒是一脈相承,都堅守道義,嚴以律己。
蕭鑠微仰著頭,多少個不服憋在心裡,到底還有點眼色,知道此刻不宜跟齊帝對著幹。但齊帝原本想著搭個臺子,讓他向王老先生祖孫倆道歉,再處置了一干跟著鬧事的少年,對夏景行祖孫倆再加恩賞,此事也算是圓過去了。
只是沒想到蕭鑠就算是瞧明白了他的用意,可內心深處卻一點也不覺得自己有錯,錯的都是旁人。譬如非要站出來護著夏平安的蕭燁,若沒有他從中作梗,何至於有他後來在箭術比試上的落敗。
若蕭燁與夏平安都乖乖低頭,乖乖認錯,他豈會揪著他們不放?不過略施懲戒就過去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