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艾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3節,芍藥記事,藍艾草,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燕王還好,不在朝堂上與他做無謂的爭鬥,但凡能讓一步的都忍了下來,二皇子卻忍不得了。

七月底的時候,太子與晉王手底下的官員聯手將二皇子一派的禮部尚書田有禮給拉下了馬,二皇子恨不得在朝堂上直接掐死了他們。

他搖唇鼓舌,想要讓燕王對太子與晉王出手,奈何燕王打定了主意火燒不到自己頭上就不為所動。

二皇子在自己王府裡氣的拍桌大罵:“打仗的時候也很是勇猛,怎麼到了這會子就縮起脖子當起了王八?”不爭難道等著太子上位弄死他們?

他手底下官員猜測:“燕王會不會是等著殿下跟太子殿下爭的兩敗俱傷,他好漁翁得利?”

二皇子呆了一呆,更是大怒:“老三真是太過奸滑,到底是打過仗有謀略的,本王險些被他騙了!”

被二皇子在背底裡認定為坐等漁翁之利的燕王此刻卻在王府里拉著夏景行借酒澆愁:“阿行啊,你說咱們當初在幽州拼死拼為是為著什麼?再看看現在的朝堂,爭權奪利烏煙瘴氣,都想著往自己懷裡摟好處,太子與二皇兄恨不得咬死對方……他們其實也想咬死我……這都叫什麼事兒啊?”方親兄弟反目成仇就罷了,想要除之而後快,恨不得置對就方於死地,身處其中滋味真是難言。

且因著齊帝身體欠安,這種情形愈演愈烈。

在長安越久,越覺得當初幽州的日子過的快活。

夏景行比燕王還憋屈:“殿下好歹與皇上還父子情深,鎮北侯府那一位前些日子喝了酒直接鬧到我家裡去了,嚷嚷著要見大孫子。還好平安去國子監了,人是被我轟出去了。這些日子我還估摸著他說不準幾時又會上門。萬一在家裡見不到平安,跑到國子監去怎麼辦?”

寧謙這些年早不顧臉面了,年紀越大越將廉恥丟到了腦後,每日不是喝酒就是狎伎遊玩。自夏家一門進了長安,他早就有心認孫子。只可惜夏景行壓根沒有認親的打算。

他那幫狐朋狗友都是看熱鬧不嫌事兒大的人,會館血案事發,還有人在他耳邊吹風:“侯爺啊,聽說你那將軍兒子媳婦兒惹上麻煩事兒了。”

這些人身份不及他,嘴裡叫著侯爺,荒唐事兒可沒少跟他一起幹。

他那時候喝的爛醉,乜斜著醉眼道:“我那兒子本事大著呢,哪有他擺不平的事兒啊。”

後來果然有驚無險的過去了。

當初叫破的人還道:“真沒看出來,侯爺也有鐵口直斷的一日。”

再往後十方貨棧鬧起來,還有人在他耳邊吹風:“侯爺侯爺,你家大兒子跟二皇子舅家咬上了。”

寧謙彼時才了上酒場,身邊左擁右抱,滿桌風*流場上的豪客,塗脂抹粉的嬌娃,心中卻寂寞如雪。哪怕同住長安城,他想要知道長子一家的訊息,也要經過許多人的口耳相傳。

他鎮定的端起酒杯一口飲盡,悔意沿著嗓子眼一路竄了下去,直燒到心口去,燒得心口火燒火燎的疼。

聽到夏景行要回長安任職的訊息,他是抱著一絲絲的僥倖,希望還有能與這個兒子和好的一天。

可是半年過去了,父子倆連個照面也沒打,他擺明了要與親生父親形同陌路。

二皇子一旦確定了燕王想作收漁利的打算,心裡不痛快又暫時找不到可以彈劾的罪責,便指使人鼓動了寧謙前去噁心夏景行。

——你不是不認親爹嘛,那就讓你親爹去認大孫子。

寧謙年過半百,寧景世膝下如今還無所出,人到了一定的年紀總盼著子孫滿堂,荒唐如寧謙也不例外。

他還曾派侯府下人去打聽過夏平安的訊息,聽得他八歲多,卻已經進國子監去讀書了,雖然是恩廕生,可那也是國子監最小的監生,聰慧可見一斑。

不然八歲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古穿今打臉天后

故箏

解約後,我倒欠金主三千萬

薑糖冰紅茶

綜漫之最強海賊娜美

二哈別拆家

將瓷就瓷

風中蝴蝶

婚後心動

糖果耳環

李世民的兇猛王妃

三秋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