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艾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節,芍藥記事,藍艾草,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種顏色,偏本人還樂呵呵一副沉浸其中的模樣。見夏景行進來,還招呼他:“夫君快來看,我畫的牡丹。”

他這才算是大開了眼界。

前唐的邊鸞尤善工筆花鳥。《畫鑑》一書評價邊鸞的畫時說:“唐人花鳥,邊鸞最為馳譽,大抵精於設色,穠豔如生;其他畫者雖多,互有得失。”後人有云:“邊鸞花草昆蟲,花若迎風嫋娜作態,蟲疑吸露飛舞翩然,草之偃亞風動,逼似天成。雖對雪展圖,以身若坐春和園圃。”雖未絕後,卻是空前。

邊鸞之前,花鳥畫多是花紋圖案形式,但自邊鸞始,卻是以寫實手法描寫花鳥的動態與生機,也算是開創了工筆花鳥新畫法的宗師。他的畫作存世的有三十多件,最出名的卻是《牡丹圖》。便是眼前夏芍藥臨摹的這件。

她還獻寶一樣將自己淘來的這幅《牡丹圖》捧給夏景行瞧:“那書畫鋪子裡的掌櫃說,這幅雖不及邊鸞親手所畫,可卻是臨摹的足有他六七分筆力,也實為難得了。我花了二百兩銀子呢!”

夏景行頭疼的看著這敗家孩子,他現在充分明白了夏南天曾說過的,“芍藥這孩子是個手頭散漫的,別瞧著她也能打理起家裡的生意,但花起來也是不含糊的,你且盯著些。”

當時他還不解,只覺得自家娘子善解人意嬌俏可愛,又吃苦耐勞(在莊上也想搶著下田分株育苗,若非被他與平叔攔著,肯定被她得手),孝順老父,花起銀子來散漫些也不是什麼大毛病的。

譬如她往護國寺添香油錢,那也是因著老父病重,六神無主之故。

等看到她真正痴氣發作,花起銀子來,夏景行才明白夏南天這話可真不算虛妄。

“兩……百兩?”

夏芍藥眨巴著水汪汪的大眼睛,十分歡快的應和:“對啊對啊!是不是很便宜?!我跟老闆講價都講了一盞茶的功夫,講的口乾舌燥,才壓了兩百兩下來!”

夏景行由此更見識了洛陽城裡書畫鋪子裡這些黑心的奸商。

他二話不說,將這幅贗品放回案上去,鋪開一張新的熟宣來,一言不發便開始臨摹,夏芍藥頓時雙目放光盯著他運筆,大是佩服自己當初有先見之明,隨手就撿回來個寶。

一刻鐘以後,她便屏息靜氣,神色也凝重了起來。

再過一刻鐘,眼珠子都粘在了夏景行身上,目光在他修長的手指上都要拔不下來了,只覺他骨節分明,狼豪在他手裡宛若活了一般,筆下的牡丹花迎風而立……

一個時辰之後,夏芍藥看著夏景行的目光簡直是仰望的姿態,雙目迸射著奪人的光彩,激動的都要語無倫次了:“兩……千兩!”商人的本性暴露無疑,瞬間就給夏景行臨摹的這幅牡丹圖作了價!

夏景行啼笑皆非。

他手裡提著蘸了顏料的畫筆還未放進筆洗裡,她已經移開紙鎮,將畫拿了起來恨不得抱在懷裡,似乎生怕別人搶了一般,小聲嘀咕:“我今兒一定要將這畫拿去給書畫鋪子裡的掌櫃瞧,瞎了眼的讓他坑我兩百兩。”再回頭去瞧自己兩百兩淘回來的畫,簡直一文不值!

果然下午待得畫幹了,她便親自卷好了放在匣子裡,連丫環都不讓粘手,只讓秋碧將兩百兩買的那幅畫卷了,拉著夏景行往街上去了。

夏景行見她這趾高氣昂的樣子,暗覺好笑。到底年紀還小,好勝心重,這就打上門去了。

其實憑心而論,她淘的這幅臨摹邊鸞的《牡丹圖》也算勉強,只值不了兩百兩而已。但那畫者的水平,比之夏芍藥不知道要高出多少倍,筆者顯然也是學過好幾年畫的。

書畫齋的老闆見得夏芍藥來,還當她又想淘什麼書畫,立時便喜孜孜迎了上來,夏芍藥也不橫眉怒目的,倒又換上了她談生意的那副模樣,笑意盈盈道:“老闆,我今兒從別處得了一副《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古穿今打臉天后

故箏

解約後,我倒欠金主三千萬

薑糖冰紅茶

綜漫之最強海賊娜美

二哈別拆家

將瓷就瓷

風中蝴蝶

婚後心動

糖果耳環

李世民的兇猛王妃

三秋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