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艾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4節,芍藥記事,藍艾草,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守衛站的筆直,其餘官員還不見人,湊過去小聲道:“燕王前兒入京,聽說已經見過帝后了,今兒上朝會不會封賞呢?”
燕王還未入京,朝中早就暗潮洶湧,從文官到武職都有考量。
當初戰事吃緊,大齊一度顯了敗相,有不少人在朝堂上可沒少抨擊燕王,總想著這個皇子就算在戰場上保住了命,卻也因為齊遼之戰,恐怕以後不能在朝中興起什麼風浪了。就連向來與燕王兄弟情深的太子都退居一射之地,預設了不再支援這個弟弟,其餘大部分官員誰肯多替燕王說幾句好話?
燕王前腳進了長安城,見過了帝后,後腳就有不少官員往燕王府送禮示好,就連太子也派人送了禮,打著關心兄弟的旗號,其餘諸皇子不甘落後,俱有禮相送。
不過兩日功夫,倒好似要將朝中格局重新改變一般。
燕王若是領賞之後依舊回燕雲十六州去,那朝中格局變化倒不大,若是留下來如晉王一般長居京城,到時候燕王相幫哪一位皇子,亦或他自己有所動作,都會讓大齊朝中政局大變。
翁濟緩緩拈著頷下白鬚,不急不緩道:“燕王可是帶了兩人回京聽封的,其中一人還是鎮北侯逐出家門的嫡長子呢,也你猜這兩人是留京還是回十六州?”誰人不知晉王府與鎮北侯府皆與國子監祭酒王家交惡多年,就是為著當初南平郡主與現寧謙的那樁風*流事。
沒想到王氏生的兒子還有能夠翻身的一天,此次回京並未進鎮北侯府,而是一路跟著燕王住進了燕王府,可算是這兩日的另外一樁趣聞。
大家可都睜大了眼睛瞧著這場好戲怎麼收場呢。
當初鎮北侯將嫡長子出了家門,如今嫡長子載譽歸來,不獨鎮北侯不好自處,便是晉王一張老臉面上也不算好看。
早在燕王大捷,聖人下旨召邊關將士回京聽封,晉王就早早向梁永定傳話,意思是讓他到時候看著安排,就算是做官,也有許多講究,安排個實職還可以有升上去的機會,安排個虛職,幾十年在職位上熬著的不在少數。
晉王既有意在官職上壓制夏景行,梁永定也得考慮一二。
燕王勢頭正盛,他既為鎮北侯長子請封,那就是擺明了不會苟同晉王打壓夏景行的想法,並且還想辦法提攜此人,一個弄不好叔侄兩個便要因為夏景行而反目。
梁永定可不想做叔侄倆中間的夾心餅,他生性圓滑,忙向翁濟求教,“翁相教我,下官愚昧,想著京裡做官可比駐守燕雲十六州要好,可如今兵部職位都滿,下官竟想不出聖人要如何封賞,翁相可一定要不吝賜教,下官感激不盡!”
翁濟見他果然是個左右為難的模樣,頓時樂了,“定遠將軍能夠忍著一口氣放棄了侯府世子之位,轉投軍旅立下戰功,想來他也不是目光短淺之輩。老夫若是他,必定選擇繼續回到燕雲十六州去,再立戰功,等到手握重兵不能讓人小覷之時,再回京不遲。”
京中文官比武官更容易安排職位,武職在京的要麼在兵部,要麼在刑部,或者九門宮禁城外南北大營,不少官員都是聖人倚重之人,輕易不會挪窩的,剩下的不過是些不重要的官職,隨便推出去掛個武職,若不能逢戰事外派打仗,恐怕一輩子也就止步於此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