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書二十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4章 劉悝的親族,人在漢末,種田起家,觀書二十載,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聽國相說此次事件皆因中常侍王甫而起,因此孩兒以為當務之急便是緩和與中常侍的矛盾,將之前父王承諾的五千萬錢給他。”
說話之人,正是劉悝的長子劉元。他今年剛舉行了冠禮,正是風華正茂的時候,不想受到父王的牽連。
他認為,現在中常侍王甫頗得天子信賴,還是少惹為好。能用錢財緩和兩家的矛盾,再好不過。
“住嘴!”劉悝聽罷,卻是怒不可歇,“你可知五千萬錢是我渤海國多少的稅收!難道要本王用百姓的民脂民膏來向權宦服軟?”
別看他說得正氣凜然,其實就是捨不得這數額巨大的錢財。
之前他被貶為廮陶王,封邑只有一個廮陶縣。為了恢復原封的勃海國,不停行
賄王甫等人,導致多年的積蓄為之一空,就是他的諸多小妾歌姬,有些也被他忍痛遣散。
好不容易等到朝廷下詔恢復了他的勃海國,王甫便迫不及待來要錢。
其實也不是他不想給,實在是數額實在太大,他也有心無力,只能認定這是哥哥劉志的遺願,並非王甫出力的結果,拒絕兌現承諾。
本想緩幾年,等手頭寬裕了,再跟王甫緩和關係。
卻沒想到王甫做事這麼絕!直接誣告他謀反,這誰能忍。
因此,他覺得王甫欺人太甚,完全就是不給他留活路。
尤其是聽到長子的話語,更是憤怒至極。此時低頭服軟,他渤海王將會淪為天下人的笑柄。
見到劉悝發怒,劉元諾諾不敢言語。
就在這時,又一位俊逸少年開口了:“孩兒以為父王可以派人去尋求親戚們的幫助。”
說話之人是劉悝的次子劉攀,他乃是劉悝的正妃宋氏所生,算是嫡子。
別看劉悝現在身材有些臃腫,但他的子女們都是俊逸非凡,這都是他父親劉翼的完美基因。
元初六年(一一九年),太后鄧綏徵召濟北王劉壽、河間王劉開諸子到京城,對劉翼漂亮的儀容感到很驚異,所以將他立為漢和帝劉肇長子平原懷王劉勝的後嗣。 劉翼於是留在京城,不久被封為平原王,奉祀劉勝。
俗話說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永寧二年(一二一年),鄧太后去世,漢安帝劉祜的乳母
王聖與中常侍江京等誣陷鄧騭兄弟以及劉翼,謀說他們與中大夫趙王圖謀不軌,覬覦帝位,懷有大逆不道之心。漢安帝於是貶劉翼為都鄉侯,遣回河間。劉翼於是謝絕賓客,閉門自處。
永建五年(一三零年),劉翼的父親劉開上書,願分蠡吾縣以封給兒子劉翼,漢順帝劉保同意,於是封劉翼為蠡吾侯。兩年後,庶長子劉志出生,後來成為漢桓帝。
劉翼命運坎坷,鬱郁不得志,導致英年早逝。但他卻留下三子二女。
長子劉志,生母乃是劉翼的妾室匽明,劉志十五歲時(一四六年),被大將軍梁冀立為皇帝。
次子劉碩,建和二年(一四八年),天子劉志更封都鄉侯劉碩為平原王,留博陵,奉劉翼後。尊劉翼夫人馬氏為孝崇博園貴人,以涿郡之良鄉、故安,河間之蠡吾三縣為湯沐邑。
但劉碩嗜酒如命,經常因為醉酒,導致行為言語不當,於是天子便令馬貴人管理平原王劉碩的家事。
三子便是劉悝,建和元年(一四七年),被天子封為渤海王,後來因為被人彈劾意圖謀反,貶為廮陶王,不久又復為勃海王。
長女劉氏,封長社公主,下嫁耿援。耿援乃是扶風茂陵人。先祖耿弇為“雲臺二十八將”之一。在東漢一朝,扶風耿氏,可謂榮耀一時。兩人當上了大將軍,九人當上了將軍,位列九卿的有十三人,娶公主為妻的有三人,列侯
達十九人,擔任過中郎將、護羌校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