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書二十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5章 劉悝認罪,人在漢末,種田起家,觀書二十載,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事歸於國相(另有國傅,地位與國相相同,但只掌教導諸侯王之事,不參與政務),軍事歸於中尉(王國內還設郎中令掌王宮內的護衛。這兩點與普通郡不同)。
朝廷禁止官吏私自到王國和侯國中任職,所有王國和侯國的官吏均由朝廷統一任命。
因為涉及到宗室顏面,現場除了大鴻臚卿袁隗、宗正卿劉祖、廷尉陳球和冀州刺史劉焉四人,其他人都被清理出去。
這次表面上雖然袁隗持節處理渤海王一事,實際上還是以身份最高的劉祖為主。
眾人分主次做好之後,陳球便起身對劉祖行禮道:“宗正大人,而今時辰已到,可否升堂?”
劉祖點了點頭,他拿起驚堂木,裝模作樣地往桌面上拍了一下,清了清嗓子,道:“今日本王在此審理渤海王劉
悝謀反一案,因此案涉及到宗室,事關重大,天子派我等三人來審理此案,以示公正。升堂!”
劉祖話音剛落,陳球便接過話頭,道:“帶犯人上堂!”
“且慢。廷尉大人,你所說的犯人是指何人?”劉祖摸著鬍鬚,頗為疑惑地問道。
陳球正色道:“自然是渤海王劉悝了!”
劉祖笑了起來:“廷尉大人,渤海王是否謀反,要審訊過之後才知。你審都沒審,便說他是犯人,未免有些太過武斷了吧?”
“宗正大人此言差矣。中常侍鄭颯和中黃門董騰已然在北寺獄供認他們與渤海王的罪行!這是咱們來之前就知道的事情。何況,天子也詔令冀州刺史劉焉收押渤海王查實,這就說明他是疑犯,不是嗎?”陳球正氣昂然地道。
陳球作為廷尉,自然知道很多渤海王劉悝的秘辛事,對於他魚肉百姓,橫徵暴斂的行為很是不齒。
王甫也是知道陳球正直執法的性格,才向天子劉宏舉薦他來渤海郡。同時王甫還透過程璜的關係,要求陳球一定要徹查劉悝的一切。
“廷尉大人,我想你理解錯了一件事。天子從未說過渤海王有謀反之心,也並未罷黜其封國,只是讓冀州刺史劉焉看押他罷了。再沒有查清之前,你又如何知曉他就是犯人?”劉祖看了他一眼,淡淡地說道。
現場氣氛一時變得古怪起來。
這還沒開審,劉祖倒和陳球爭鋒相對了起來。
而
且,這兩人一個是廷尉,一個是宗正,皆是能夠攪亂這次審訊之人。
這兩人發生爭執,冀州刺史劉焉抬著頭,看起了天花板。
袁隗身為這次行動的持節之人,此時也就他能夠出面化解兩人矛盾。
不然,這案子尚未開審,廷尉和宗正倒先掐了起來,這傳出去,豈非令人笑掉大牙?
“宗正大人,廷尉大人也許只是一時口誤。可能廷尉大人想說的是疑犯,一時心急才脫口而出。既然時辰已到,依下官看,就快些讓渤海王上堂,將此案審理清楚。天子和朝廷諸公,可是還在等著咱們的結果呢!”
袁隗儘可能地保持中立,對兩人拱了拱手,拼命地擠出一絲微笑。
劉祖和陳球兩人,畢竟不是普通百姓,袁隗既然給了他們臺階,他們又豈會不知?
劉祖不悅地哼了一聲,開口說:“既然如此,那就帶渤海王劉悝上堂!”
片刻過後,渤海王在一位將領的帶領下,來到了府衙公堂。
踏進府衙公堂的瞬間,渤海王忽然覺得有些淒涼。
這府衙公堂,他來過不知多少遍,可卻是頭一次以疑犯的身份上堂。
前一秒還是宗室親王,後一秒便成了階下之囚,人生還真是大起大落。
走進公堂,劉悝看了四人一眼,惴惴不安地對劉祖拜道:“渤海國劉悝,參見宗正大人!”
“劉悝,你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