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書二十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4章 朝議合葬,人在漢末,種田起家,觀書二十載,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出的判決意見,本身就負責禮儀﹑律令等事。
於是他笑著說:“那就請陳廷尉趕快執筆起草議案,讓我等一觀。“
同時暗想:不要以為又程璜護著,你就可以忤逆其他中常侍的意願。你要不怕死,就拿你開刀。
不過令趙忠沒想到的是,陳球要的就是這個機會。
陳球聞言也不謙讓,立即下筆寫道:“竇太后身處深宮之中,天賦聰明,兼備天下之母的儀容和品德。遭逢時世艱危,太后援立陛下為帝,繼承皇家宗廟祭祀,功勳卓著。先帝去世後,不幸興起大獄,竇太后被遷往雲臺居住,過早離開人世。”
“然竇家雖然有罪,但事情並非太后主使發動。而今
倘若改葬別處,必定使天下人失望。”
“而且馮貴人的墳墓曾經被盜賊發掘過,骨骸已經暴露,與賊寇屍骨混雜,魂靈蒙受汙染。何況馮貴人對國家又沒有任何功勞,怎麼有資格配享至尊?“
趙忠看完陳球起草的議案,氣得臉色大變,全身發抖。趙忠有過種種準備,沒想到陳球如此膽大,竟然敢直言不諱,一點也不給曹節等人留面子,這讓自己如何圓滿交差。
於是平靜下來後嗤笑說:“陳廷尉起草的議案真好!“
在場的官員都是經過大場面的,無不為陳球捏了一把汗。
陳球已將生死置之度外,朗聲回答道:“陳蕃、竇武既已遭受冤枉,太后又無緣無故地被幽禁,我一直很痛心,天下之人無不憤慨嘆息!”
“今日,我既然已經把話說了出來,即使是會議之後遭到報復,決不後悔,這正是我一向的願望。“
陳球之語發自肺腑,浩氣之下,趙忠一時竟不知該如何反駁。
李鹹是抱著替竇太后出頭的想法而來,一開始還有點猶豫,此刻再無耽擱,大聲說:“我原來就認為應該如此,陳廷尉的議案和我的意見完全相同。“
三公中有人發話,百官都鬆了口氣,不少人紛紛發言贊成陳球的意見。
其實百官之中,也有許多人受到過竇家的恩惠。他們對於竇太后的遭遇都深表同情。
趙忠見眾意難違,只好彙報上去。
曹節得訊,只能和王甫擁
著天子劉宏來到前殿,吳詠這時也跟隨在他們身後。
等百官朝拜後,劉宏立即開口問道:“關於太后與先帝合葬一事,諸卿商議得如何了?”
他之所以這樣問,其實也是想竇太后能與桓帝合葬在一起。
還是陳球最先出列道:“皇太后自在椒房,有聰明母儀之德,遭時不造,援立聖明。承繼宗廟。功烈至重,先帝晏駕,因遇大獄,遷居空宮。不幸早逝,家雖獲罪,事非太后。今若別葬,誠失天下之望。”
曹節看了他一眼,陰森森地說道:“本朝此事有慣例,梁皇后為先帝正妻,後因梁家犯惡逆大罪,將梁皇后別葬在懿陵。漢武帝廢黜正妻衛皇后,而以李夫人配享。現在竇家罪惡如此深重,怎麼能和先帝合葬?”
陳球反問道:“那曹常侍以為已故的后妃之中,何人可以配祔先帝?”
王甫搶著回道:“先帝生前最喜歡妃子便是馮貴人,當然是以馮貴人配祔先帝。”
陳球冷冷一笑道:“馮貴人冢曾被髮掘,骸骨暴露,與盜賊並屍,魂靈汙染,而且無功於國,如何適合上配至尊。”
“陳球,你大膽!敢非議馮貴人!”王甫有些氣急敗壞。
“呵呵~”十常侍並非鐵板一塊,陳球有程璜撐腰,並不懼怕王甫。
“天下皆知的事情,也是非議?王常侍當真是一手好算計!”
王甫和曹節聽罷,臉色都有些不好看。他們只想著噁心一下竇太后
,卻忘記了馮貴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