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書二十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4章 準備去洛陽,人在漢末,種田起家,觀書二十載,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達到五千萬之多,而朝廷的命官卻只有八千多人,當真是萬里挑一也不為過。
就像五姓家主,雖然在鄉里也有些名望,但在官府面前卻不值一提。
因此他們對於岑晟以後有機會進入官場,是無比羨慕的,要不是他們身為家主,要為家族的繁盛考慮,恨不得能以身代之。
不過羨慕歸羨慕,五人還是將此次到訪的目的跟吳詠說了一下。
一是代表各家給吳詠送來賀禮,二是告知吳詠到洛陽的住所安排。
“洛陽那邊傳來訊息,咱們五姓同氣連枝,守望相助多年。你如今身為天子侍讀,不能墮了咱們五姓家族的名聲,衣食住行的規格都不能低了。現在咱們五姓家族,也就數朱家的鬲候府在洛陽能排得上名號,你到了那邊後,就直接住進鬲候府,那邊已經給你安排好了院落。”
吳詠這次真的驚了,他沒想到這時人們的家族榮譽感竟然如此強,但他很快就意識到,能為天子侍讀,這不僅是一種驕傲,而且是一種榮譽。五姓家族已經很久沒有像樣的人物站出來了,他們已經沉寂許久,迫切希望有個後人能身擔重任,來挽救五大家族繼續衰敗的頹勢。
想到這裡,吳詠頓時覺得自己身上壓著千金重擔,但他還有個疑問,“五位伯父,小子該如何去洛陽呢?”
“這個你無須擔心,過幾日就會有鬲候府的馬車來接你入洛陽。”
說著,五位家主又將自己的賀禮擺在吳詠眼前,嘆道:“這是咱們宛城五姓家族積攢多年的積蓄,你此去洛陽當天子的侍讀,日常的開銷定然不會少了,這些就拿去應急吧,只盼你今後有大成就後,不忘宛城五姓家族對你的支援。”
吳詠看到五個盒子中裝的大都是金銀玉器,頓時就明白了其中的意義,立刻起誓道:“我吳詠對天發誓,倘若今後能出人頭地,定不負五姓家族的栽培之恩。”
來到這個時代已經兩月有餘,他現在對於金銀玉器有相當的瞭解,別看後世電影電視劇動不動就是金子銀子的,其實百姓人家是很少能有機會接觸到銀子的,更別說金子了。
這五盒金銀玉器,也不知掏空了五姓家族多少年的積蓄,當真是讓吳詠心懷感激。
此時他才明白,不論何時,金錢永遠是不能少的。以前自己有些看不上這些錢財,看來以後要改變心態了。
他這邊想著心事,五姓家主知道他現在非常繁忙,也沒在吳家多呆,又囑託吳詠幾句到洛陽小心行事,便離開吳家。
今天吳詠是真的一刻都不得歇息,五姓家主剛走,伏牛山十二寨那邊楊冀也帶著一人來到吳家。
這人吳詠也認識,就是他去宛城時,遇到一群非要追隨的流民,其中領頭的鄢展就是今日隨楊冀一起來的人。吳詠沒想到過了這麼久,他還在伏牛山。
楊冀是知道吳詠的性格的,因此他沒有任何廢話,直接開門見山,說道:“仙君此去洛陽,前途未知,身邊不能少了人護衛左右,我們經過商議,決定讓鄢展跟隨您一起去。”
接著,他又擔心吳詠誤會,於是解釋道:“仙君勿要小看他,鄢展孤身遊歷過多個郡縣,還曾跟京都的虎賁將軍王越學過劍術,等閒四五人根本進不了他身。”
吳詠能說什麼,對方一片好意,拒絕就是打對方臉了。
就這樣,吳詠將鄢展留在了家中,等過幾日帶他一起去洛陽。
雖然這幾日很多事情讓他煩心,唯一讓他欣慰的事,就是何蓮聽到他要去洛陽,便從廣明鄉的善居里搬回了褒德鄉復望裡。
有了何蓮的到來,他此去洛陽,也能安心些,畢竟他有些放心不下上了年紀的祖母。
家裡聽說他要去洛陽,擔心他不會照顧自己,死活都要讓成昭跟他一起去,方便照顧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