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書二十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0章 三位帝師,人在漢末,種田起家,觀書二十載,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寬的事蹟有很多,最有名的便是寬宏不校的典故。

說的是劉寬一次外出,一位丟了牛的人,就在劉寬車中找到一頭牛,說這是他的。劉寬不作辯解,下車步行回家。

不久,認牛的人找到了自己失去的牛而把劉寬的牛送還給他,並磕頭謝罪說:\"我愧對長者,願意接受您的處罰。\"

劉寬說:\"東西有類似的,事情容許有失誤,麻煩你送回來了,可以拿什麼來感謝你呢?\"

他這種寬宏大量不與人計較的精神令時人都非常敬佩。後世更是留存有蔡邕、桓麟等人為其撰的石碑,這些都是明證。尤其是還牛堡劉氏神軸,畫著自二世祖劉仕以下十七世十九排七百零九位先祖畫像,為後世國內罕見的文物珍品。

楊賜更不用說了,門生故吏遍滿朝行,連曹操、何進都是其門生,及至去世時,公卿以下都參加了他的葬禮,可見其影響有多大。

如今吳詠能以天子侍讀的身份,拜三人為師,可是別人做夢都想不到的美事。別的不提,就說以後的漢末亂世,冠以楊賜門生的身份,決定能混得開。

想到這些,吳詠又問道:“外祖父,可知三位帝師有哪些喜好?”

程璜嘆口氣道:“三位帝師都是經學世家出身,對宮中宦官最是輕視,老夫與他們也沒有過交集,對三人的瞭解不多。不過劉寬愛喝酒,倒是人盡皆知的事。”

說著,程璜便講了一件趣事。原來是劉寬在一次為天子劉宏講經時,因為來皇宮前喝了酒,講著講著便醉醺醺地睡倒在矮塌上。

劉宏等他睡醒,問道:“老師是醉了嗎?“

劉寬抬頭說:“臣不敢醉,只是任重責大,憂心如醉。“

劉宏非常欣賞他的言行,也沒怪罪於他,甚至還經常派謁者送酒與他。

說到這裡,程璜想起什麼,接著又對吳詠囑託道:“楊賜與幾位中常侍交惡,你身為天子侍讀,務必要與他保持一定的距離,免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這是為何?”吳詠一愣。

程璜擔心他不知其中利害,便為他解釋一遍內中原由。

原來在建寧二年,當時青蛇出現在御座前,天子詢問帝師楊賜緣由,楊賜於是封書上奏直引典故劾奏內官,這自然引起幾位被劾奏的中常侍極大不滿,但因為其出身\"弘農楊氏\",門生故吏眾多,只能吃下這個暗虧,但平時一有機會,還是在天子面前給楊賜上眼藥。

吳詠聽完,不禁有些無語,這皇宮之中,是非真不是一般的多。看來自己以後要多加小心才行,說不定那句話說的不好,就得罪了人,被人暗地裡下絆子。

兩人說話的功夫,馬車已經來到步廣裡。

此時吳詠驚奇地發現,這裡竟然有不少墳地,對於寸土寸金的洛陽城來說,應該是極大的浪費,可是卻沒有人動這裡,這令他百思不得其解,於是忍不住問道:“外祖父,此地為何有如此的墳地,而無人處置?”

程璜笑著解釋道:“步廣,古之翟泉,乃是殷商人的墓地,後來連周景王,周烈王也葬在這裡。春秋晉定公元年,魏獻子曾召各諸侯國大夫於翟泉第一次訂立了盟約。因此,翟泉又是周朝會盟諸侯之地。”

接著,他又嘆息道:“本朝自高祖開始,就嚴令百姓驚擾先人,因此這步廣裡的商周墓地才得以保全至今,不過以老夫看,用不了多久這裡就會改變了,現在不少士大夫諫言在這裡修建百姓居所,用來安置不斷流入洛陽的百姓。”

說完,他冷冷一笑,“這些人最是無恥,口口聲聲說是為百姓,其實最終受益的還是他們,當真是表面一套,背後一套。連先人墳地都敢算計,也不怕遭天譴。”

吳詠聽到這裡也是極為驚詫,他沒想到這才東漢末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從修仙面板開始

遙村

惑道惡善輪迴

藥知中醫寫玄幻

一等梟妃:廢材妖孽小姐

朱隨

人在漢末,種田起家

觀書二十載

聊天群:群員?是人族的希望?

落花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