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書二十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5章 絡繹不絕的登門者,人在漢末,種田起家,觀書二十載,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轉眼又是幾日過去,二篇半《尚書》佚文之事已經在洛陽傳得沸沸揚揚,很多訊息靈通之人得知吳詠在鬲候府住著,便開始登門造訪,想見一見這位引發震盪的主角。
拋開吳詠從太虛仙境聽來二篇半《尚書》佚文不講,就是他天子侍讀的身份,也足夠分量,讓眾人拜見一番了。
可惜不巧的是,吳詠這幾日都是天矇矇亮便去了皇宮,大家每次都是慕名而來,失望而歸。
於是有人便學聰明瞭,到皇宮打聽天子何時休沐,於是便有了今日吳詠在家,鬲候府中登門者絡繹不絕的盛況。
由於來登門拜訪的人實在太多,導致馬車都堵了好幾條街道。
愛看熱鬧是古今中外人們的天性,時下的洛陽百姓,平日裡也沒多少娛樂活動,好不容易碰到一個新奇事,自然勾起了強烈的好奇心,紛紛跑到鬲候府門前看熱鬧來了。
“今天發生什麼事了?這麼多人聚集在鬲候府!”有不明真相的百姓開始詢問左右道。
“呵,老鄉是剛到洛陽來的吧,這幾日洛陽發生兩件大事,都是與這鬲候府的吳詠有關。”
“兄臺真是慧眼,某乃扶風莊坡,今日剛進的城!敢問兄臺高姓大名,還請不吝賜教。”莊坡趕緊鞠躬道,他現在好奇心爆滿,迫切想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
“好說,某乃河南錢璋!這第一件呢,就是宛城人吳詠當上了天子侍讀。”
“吳詠是誰?沒聽說過啊!”莊坡疑惑地問道。
錢璋被噎了一下,然後苦笑道:“兄臺,你這也太孤陋寡聞了吧,太虛吃食知道嗎?”
“這誰不知道啊,如今天下百姓都對傳下太虛吃食的人感激涕零。”接著,莊坡想到什麼,驚呼一聲,道:“我知道了,據傳這太虛吃食就是從宛城傳出來的,這吳詠是宛城人,難道是他傳出的太虛吃食?”
“孺子可教也,你猜的沒錯,確實就是這位吳詠。現在你知道他為什麼能當天子侍讀了吧。據說當朝太傅和三公同時出題,都沒阻擋住吳詠當天子侍讀,反而讓他五步成一詩鎮住!”
“兄臺仔細說說著詩,稍後某請你去吃酒!”莊坡一聽有鎮住當朝太傅的詩,心裡頓時癢癢的。
“哈哈,你也不必破費,某見你也是好學之人,想必是準備就讀洛陽太學的吧!如今你剛到洛陽,還是多留些餘錢為今後打算吧,畢竟居洛陽大不易啊。”
“錢兄高義!今日相識也是緣分,莊某願認你為義兄,以後但有差遣,絕不推辭。”莊坡再次鞠躬道。
錢璋擺手道:“萍水相逢,不必如此。咱們還是來說詩吧,我也是好不容易才從別人手中借來一覽。”
說著,他便將《使至塞上》吟誦一遍。
“好詩!”頓時周圍傳來一陣喝彩聲,原來是他倆的談話,被周圍不少人聽到,眾人都被這首詩傾倒,情不自禁發出驚歎。
“不愧是天子選中的侍讀,才學果然非一般人所能比也!此詩當邊塞寫景第一,也難怪能一詩鎮住太傅和三公。”莊坡感慨道,隨即又詢問錢璋第二件大事件是什麼。
錢璋便說了二篇半《尚書》佚文的事情,這事鬧得洛陽人盡皆知,也沒什麼好擔心的。
莊坡聽完,呆立當場,良久之後才嘆息道:“果然來洛陽太學就讀,是我做出的最明智的選擇,若是待在扶風,此等大事件還不知何時傳過去呢。”
接著他再次向錢璋道了謝,隨後看著鬲候府今日大門廣開,迎接一批又一批的客人進入,不禁有些疑惑地問錢璋道:“某記得這鬲候姓卓,為何吳詠會在這裡?”
錢璋笑道:“莊兄有所不知,這鬲候朱氏、固始候李氏、平春候吳氏、北鄉侯任氏和前泛鄉侯卓氏的祖籍都是南陽宛城,他們五姓自光武帝開始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