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書二十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2章 清明前後農事忙,人在漢末,種田起家,觀書二十載,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大一會,飯菜上桌。一份烙餅,兩盤炒菜,外加每人一碗鹹稀飯。

老夫人坐在上首,看著豐盛的早餐,呵呵笑道:“憐孃的廚藝越來越精湛了,這早飯,讓人看著就很有食慾啊。”

“姑母這是故意當著詠兒面損我呢,比起詠兒的廚藝,我還是要差上許多呢。”郭氏咯咯笑道。

老夫人一愣,隨即也跟著哈哈笑道:“確實,論起廚藝,這天下沒有人敢在詠兒說精湛二字。”

“可不止廚藝呢,剛才卓家小叔過來問咱家今年打算種植多少畝黃豆時,詠兒說今年肯定會有很多百姓種植黃豆,到時豆價必定很低,讓咱們兩家都不要種黃豆,而改種其他,收成之後,找其他百姓換黃豆,要比自家種植合算呢。”

“還有這事!看來詠兒真是長大了,知道關心糧價,這番考量確實發人深思啊!”老夫人感慨一句。

接著郭氏又笑道:“還有呢,之後朱裡典帶著任家老三過來找詠兒給他們鑑定種子呢,這些種子可是朱裡典都沒見過,卻被詠兒都一一認了出來。”

“快說與我聽聽!”老夫人來了興致,立刻將手中的烙餅放在桌上的小碟中,聚精會神地聽郭氏說起剛才院中發生的事。

吳詠可不管這些,他大口咬著烙餅,小口喝著湯,一邊筷子飛快夾菜,吃得是那個不亦樂乎。

吃著吃著,吳詠發現桌上那盤青菜,他好像從來沒有見到過,不禁有些好奇地問坐在身邊的成昭道:“小昭姐姐,那盤子裝的是什麼青菜?”

成昭正一邊小口吃著烙餅,一邊豎著耳朵聽郭氏講吳詠的事蹟。雖然剛才院中發生的事情,她都清楚,可是聽到郭氏再講一遍,她還是興致勃勃地聽起來。

此時聽到吳詠的問話,先是抬頭看一眼盤子,然後笑道:“那是瞿麥苗,阿母特意早起採摘的,據說經常食用,能明目去翳。”

吳詠一愣,瞿麥,他倒是在後世聽說過,好像是一味藥材。可是吃瞿麥苗還是第一次見到,還別說,吃起來爽脆可口,倒是別有一番風味。

他這邊想著心事,那邊郭氏已經將他早上的事蹟重述一遍,聽得老夫人也是驚歎連連。

“沒想到這世上還有這麼多神奇的作物,真想看看這棉花做出的衣服到底是什麼樣的,比起這麻布來,是否更容易裁剪!”

吳詠聽罷,開口笑道:“棉花不僅可以用到做衣服呢,還可以用到做被子,冬日蓋在身上很暖和。等今年孫兒將棉花種出來,給祖母和母親都做一床棉花被。”

“好好好,還是我家孫兒最有孝心。”老夫笑得嘴都合不上了。

這時何葉何草也大聲嚷嚷道:“兄長,我們也要!”

“都有,都有!到時不僅有棉花被,還有!哈哈哈。”吳詠說完,自己先樂了起來。

眾人說鬧一會,吳詠又想起什麼,出聲問道:“祖母,這地黃,咱家也能種嗎?”

地黃做成乾地黃,那可是好東西啊。後世的六味地黃丸,那可是滋補腎陰的神藥,備受人們追捧!

而且據《神農本草經》記載,經常服用乾地黃,可以做到輕身不老。後世還有“男子多陰虛,宜用熟地黃,女子多血熱,宜用生地黃”的說法。

因此,他剛才聽說朱裡典要種植地黃,可是好生羨慕了一回。想著自家的田地裡是不是也能種植一些,於是便問了祖母的意見。

不成想老夫人聽後,卻是皺著眉頭,道:“種那個做什麼?地黃雖然種之甚易,根入土即生。但是地黃在種植一年之後,土地都會變得貧瘠,再種植其他作物,都是大面積減產,若是還想在這塊地種植地黃,則是要等到八年之後,才能再次種植。”

“啊!”吳詠驚呼一聲,他沒想到種植地黃還有這個危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從修仙面板開始

遙村

惑道惡善輪迴

藥知中醫寫玄幻

一等梟妃:廢材妖孽小姐

朱隨

人在漢末,種田起家

觀書二十載

聊天群:群員?是人族的希望?

落花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