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書二十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7章 麻饊和麻花,人在漢末,種田起家,觀書二十載,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些。
而且這麻饊子可謂是百搭的食物,煮麵條時放一些,做湯的時候放一些,炒菜的時候放一些,甚至蒸包子的時候也可以放一些。
於是吳詠把自己的想法跟眾人一說,其他人都是一臉茫然看著他。
不過眾人雖然不知道這麻饊子是什麼東西,但聽到要用到芝麻和鹽巴,還要經過油炸,頓時就有信心了。
最後還是朱裡典拍板決定道:“那明日先做一些看看效果,若是大家都認可,就用這個麻饊子,另外再準備一些豆腐和滷豬肉,到時一起當做聘禮,送過去。”
吳詠當然沒有意見,於是眾人商定明日來吳家看看這麻饊子的做法。
所以今日一早,朱旺家就往吳家送來磨好的麵粉和菜籽油。後面還跟隨著一群等著看熱鬧的鄉親。
婦人們聽說吳詠又要做新的太虛吃食,頓時就拋開手中的活計,都跑到吳家來。
於是吳家又擠滿了來觀望麻饊子製作過程的鄉親,每個人都好奇地看著吳詠,等待他做出新的太虛吃食。
其實這炸麻饊子是個極其累人的活,既然來了這麼多免費的勞力,吳詠當然不能再讓母親郭氏動手。
接下來吳詠滔滔不絕地說著,他一邊說著,一邊不停給眾人示範。
“大家聽我說,面和鹽的比例一定要適當,鹽太多,麵糰扯不開,麵粉太多的話,吃起來沒口感。”
“先將麵糰劃成長條,別劃斷了,然後用手捏成細條,多抹點油,然後搓成細條,注意別搓太細,也別把麵條搓斷了。不過搓斷也沒事,接上就可以了。”
“盤條的時候,一定要每一層都抹上油,防止一會扯條的時候,粘連到一起。千萬不要為了省油,少放,若是粘連一起,這盆面就白”
“大家不要著急,面至少還要醒兩個時辰才可以,大家有事的可以先回家,等下午的時候,再過來。”
大家都側耳認真傾聽,仔細觀看,生怕錯過吳詠任何一句話及一個動作。
其實對於吳詠來說,這麻饊子就是一種記憶,就跟蒸饃和豬肉一樣,他之所以免費教大家,就是為了找尋後世生活的記憶,不然他一個後世之人處在這樣的時代,沒有熟悉的事物,很容易讓他迷失自我。
只有這些熟悉的事物,經常出現在眼前,他才感覺自己雖是來自後世的人,但也並不孤獨。同時心裡會升起一種自豪感,這個世界因我而改變。
等到下午要炸麻饊子時候,吳家屋後擠滿了人,不僅來了許多婦人學習經驗,還有一些男子過來看熱鬧,他們也想知道這作為聘禮的吃食到底長什麼樣。
朱裡典更是帶著朱旺父子緊張地看著吳詠指揮著一切,這可是關係到一家人的希望,容不得半點馬虎。
“不要纏太多線條,恰好夠滿手掌就行,多扯動幾下,一定要慢慢地扯,不可用蠻力。”
“扯好之後才撒芝麻,不要撒太多,多了的話,也沒關係,就在面盆上面抖動一下,下批可以接著用。”
“油溫不必太高,先用一個麵糰下鍋看看油溫,等下鍋的時候,一定緩慢拉動,讓所有的線條都炸開,然後再交叉疊放到一起,這時可以撤掉鐵撐子,讓油溫將它炸熟即可。”
吳詠講的極為認真,又給大家示範一遍,最後才放心交給兩個手巧的婦人來操作。
沒過多久,第一鍋麻饊子就炸好了,吳詠吩咐拿鐵撐子的婦人將麻饊子出鍋,放在一邊,控油。
又過了一會,等放涼後,吳詠用饃罩頭盛放,將麻饊子端到朱裡典面前,請他帶頭品嚐。
朱裡典捏斷一根,仔細品嚼後,不禁發出一聲滿意地感嘆:“此物真是人間美味,可為聘禮中上上選。”
朱旺父子嘗過之後,也是喜出望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