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書二十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8章 黑丹換容身之所,人在漢末,種田起家,觀書二十載,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陳球今天本來想微服私訪流民的情況,不想卻看到吳詠兩次被流民圍堵的情景。最開始他只是饒有興趣地看著這一切,然後又用欣賞的目光看著吳詠,對他的處變不驚和居功不自傲表示肯定。
不過慢慢他發現這些流民對吳詠的感恩,似乎要遠遠大於他這個太守。好似這一切都是吳詠做的,他這個太守只是陪襯,這不禁讓陳球心裡感覺有些不痛快。
那一句句“仙君”,猶如魔音般,聽起來格外刺耳。
他這幾日不僅勞心勞力為流民籌集糧食,還要與宛城的這些權貴士紳周旋,甚至還要頂住朝廷的壓力。昨日就有朝廷使者帶來旨意,讓南陽郡這邊儘可能多的往洛陽送糧食。
說實在的,經過幾次接觸,他對吳詠的感官相當好。這位僅僅只有十二歲的孩童,卻屢屢做出非同一般的事來,最重要的是他有一顆仁心,能夠不計較個人得失。
這在陳球看來是非常難得可貴的品行,因此他十分看好吳詠前程,也願意提攜他一把。
不過今日的情景卻讓他有些忌憚,雖然吳詠已經跟流民們極力誇讚他這個太守的功勞了,但還是禁不住流民們不吃這套,反而依舊認可自己的觀點。
他能清楚地感覺到,流民們對自己只有敬畏和感謝,但對吳詠卻是發自內心的感恩!
尤其是陳球看到竟然有上百人之多願意追隨吳詠,這些流民本是他花了大心思救助,卻對吳詠感激涕零。因此便對吳詠起了反感之心,甚至有些厭惡。不管這些流民是何緣由,他認為吳詠都不應該接納。
雖然吳詠現在的年紀小,但他總有長大的一天,若是任由這種情況發展下去,他不認為吳詠會一直堅守本心。當權力利益足夠大時,就是他陳球也不能免俗。
他的心中充滿了感慨,想著以後要儘量弱化吳詠在流民群體中的影響。同時,他決定以後不能給予吳詠過多的幫助,他不想吳詠以後做出大逆不道的事來。
一直守衛在陳球身邊的賊曹張陽,見陳球一臉陰沉之色,自然明白陳球的心思,不由小聲問道:“府君,要不要讓屬下敲打一下吳家的小子?”
陳球搖搖頭,“暫時不需要,他現在年紀小,不能打擊到他的仁心。咱們以後儘量不去幫他就可以了。”
吳詠這邊本想去太守府找陳球商議糧食的事情,不過他在流民離開後,卻一眼就發現站在不遠處的陳球和張陽。於是他想也沒想,就匆忙走到陳球面前施禮道:“小子見過太守大人,賊曹大人。”
陳球點點頭,語氣平淡地問道:“你今日來宛城,所謂何事?”
吳詠一怔,他從陳球的語氣中感覺到了冷淡,但他也沒多想,笑道:“太守大人也是知道的,小子曾在復望裡救助一些流民,現在那邊流民的糧食有些短缺,還請太守大人能救濟一二。”
不成想他話音剛落,陳球就冷著臉訓斥道:“胡鬧,流民自有官府來組織救助,你小小年紀,豈能參與此事!你回去告訴那些流民,想要官府救濟,就統統來宛城這邊。”
吳詠懵了,怎麼前幾日還好好的,今日陳球突然就翻臉起來,但他也不敢爭辯,只能鬱悶地回道:“我知道了,小子回去就與他們商議。”
“行了,你回去吧,以後沒什麼事,不要總是往宛城這邊的流民群來,你現在年紀小,要多在家讀書,多陪陪你母親和祖母。”
陳球說完,就示意吳詠可以走了。
吳詠帶著滿肚子的疑惑地離開了,他本來還想向陳球打聽一下造紙的工藝,如今陳球用如此冷淡的態度待他,他愣是沒敢張嘴,同時心裡也是十分不爽。不過對方畢竟是南陽郡的太守,他就是有再多的不滿,也不敢表現出來。
這讓他不禁反思起來,看來是最近過的太順,他都要忘記這是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