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書二十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6章 會造紙的張角,人在漢末,種田起家,觀書二十載,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次日,天剛矇矇亮,吳詠便穿戴整齊來到里門口,此時任家兩位屠夫早已等候多時,見他過來,趕緊招呼他上馬車,“走嘍,今日早些跟他們會合,也好多殺幾頭豬。”
昨日等吳詠跟朱裡典再次回到復望裡時,任家兄弟倆正在吳家屋後處理豬頭和豬蹄。
朱裡典見他們又弄來這麼多東西,不禁感嘆道:“你們若是每日都弄來這麼多豬頭,咱們裡的鄉親只怕都要吃膩味了。”
任老三朝他笑笑,一邊處理清洗豬蹄,一邊開口道:“今日算是最後一次了,既然他們對咱們仁義,咱們也不能做得太過。回來的時候,我跟老四就商議了,明日就將這處理豬頭和豬蹄的手藝也交給他們,以後我們應該不會再拉這些東西回來了。”
朱裡典一怔,隨即反應過來,對兩人的行為誇讚道:“不為財帛動心,君子所為也!”
就這樣又忙乎兩個時辰,最後由朱裡典出面,給每家每戶都分了半個豬頭和兩個豬蹄,剩餘的都留給吳詠家。面對這樣的分法,大家都沒意見。
等他們走後,吳詠跟任老三說了明天去宛城的事,便商定好時間,於明日裡門前會合。
這會,等吳詠上車,任老三馬鞭一揮,“啪”的一聲,馬車便出了復望裡,直奔宛城而去。
一路上,任老三給吳詠講了很多昨日他們殺豬的趣事。
吳詠聽的入迷,不知不覺,時間過的飛快,感覺也就一頓飯的功夫,三人就到了宛城。
吳詠本打算先去太守府,跟陳球報備一下,卻在進城門時發現張機和華佗兩人的身影,於是跟兩位叔父約定好申時到這裡集合之後,便匆匆下了車。
“張世兄,華世兄,你們這是去做什麼?”吳詠很快追上幾人,疑惑地問道。
他見兩人面有急色,還以為流民那邊出了什麼事。
張機沒想到會在這裡遇見吳詠,先是愣了一下,然後興奮地說道:“吳家賢弟,你來得正好,我與華世兄正要去城裡張角道兄住處那裡取些符紙,你也一起去吧。”
吳詠不明所以,隨即又看到兩人身邊還跟著三位身穿道袍的中年道人,不由開口問道:“這三位道兄是?”
“這三位道兄都是最近幾天來宛城遊歷到的,”張機笑著解釋一句,隨後指著其中一位相貌俊逸的道人,介紹說:“這位是來自終南山樓觀道的駱曜道兄。”
接著又指著一位廣額闊面的道人,介紹說:“這位是來自巴郡五斗米教的張修道兄。”
最後指著那位容貌矜嚴的道人,介紹說:“這位是鉅鹿太平道的張角。”
三人都對吳詠善意地點點頭,吳詠卻是大腦一片空白。
他實在沒想到今日會遇到張角,這位可是歷史上有名的狠角色啊,一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徹底動搖了漢朝四百年的根基。可以說若是沒有張角發動黃巾起義,這漢朝還能延續一段時間猶未可知。
而跟張角一起的張修,史書上也挺有名的,他領導五斗米道在巴郡、漢中一帶起義多次,朝廷都拿他沒辦法,最後還是靠著收編,才讓他停止鬧事。
三人之中的駱曜,吳詠沒有任何印象,但他能和兩位歷史上有名的猛人在一起,想必也不容小覷。
吳詠發呆這會,張機又給三人引薦了一下吳詠,“這位就是最近傳名天下的,曾神遊太虛十年的吳詠。”
三人眼神一凝,齊刷刷地盯著吳詠,仔細打量起來。按理說,這三人都是見過世面,經歷過大風大浪之人,不該對吳詠這個剛滿十二歲的孩子感興趣。但誰讓吳詠神遊過太虛呢,這不禁勾起他們的好奇心,想要看穿的虛實。
吳詠被三人看得有些毛骨悚然,不禁有些尷尬地撓撓頭,小心問道:“三位道兄為何如此看小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