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書二十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4章 二月祠太社3,人在漢末,種田起家,觀書二十載,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等吳詠和吳岙父子倆一起回到復望裡時,朱裡典一行人早已回到裡中,等候他們他們回來有一會了。此時他們正與眾人分享在祖地的見聞。
當他們走到門口的時候,朱裡典看見他們,便開口問道:“你們怎麼回來這麼晚,可是遇到什麼棘手的事情?”
吳普搶著回道:“叔父你是不知道吳氏祖地發的事,吳詠這回可是給咱們復望裡掙了不少面子。”
此話一出,人群頓時安靜下來,朱裡典急忙問是怎麼一回事。
吳普便聲情並茂地講述了剛才在祖地發生的一切。接著,他又滔滔不絕地說了一通,聽得在場的人都是一怔,聽他說得如此之快,如此激動,這大概是他有生以來,認為最值得炫耀的事了。
眾人聽後,都是異樣地看著吳詠,尤其是一些孩童對吳詠崇拜得簡直不要不要的。誰也沒有料到,吳詠現在竟然變得這麼出類拔萃。
周圍的人紛紛投來了好奇的眼神,吳詠被這麼多人盯著,心裡很是不自在。
好在今日還有要事要做,朱裡典當即宣佈祠太社結束,大家可以去各家的先人墳地前祭奠。
時下由於人口的急劇增多,像復望裡這樣的多姓雜居的新興鄉里,已經不再建群體性的祖宗墓地,而是各家有人去世,就在自家的田地中,選擇一塊風水寶地埋葬先人。
現在復望裡的鄉親也是各家祭祀各家的先人。
同時今時不同往日。
復望裡因為最近有了吳詠的存在,人人都像獲得新生一般。
以前這個時節,鄉親們的儲糧都不多了,便趁著祖祭的時候向主家借糧。
今年不同了,這段時間,大家只是賣蒸饃就差不多賺了一年的收入。
所以復望裡的人,都堅信,是他們家族的祖先在庇佑他們,此次的祭奠先人,所有人都格外的上心。
各家都是花費了很長時間去準備這件事情,韭菜和雞蛋那是以前給先人的祭品。
這次的祭品多了蒸饃,這是復望裡興旺的明證,也讓已經過世的先人們開開眼。
而今天無疑是迄今為止,吳詠祖母和母親兩人一生中最光榮的日子。因為吳詠給復望裡帶來興旺,鄉親們都十分感謝吳家。
因此每家每戶要去祭奠前,都會來吳家這邊感謝一番。有的家戶甚至讓自己的小孩給吳詠祖母磕頭表示感謝。
在鄉親們不停地感謝中,吳詠家是最後一家出里門的。大家都去祭奠先人了,這時整個復望裡倒顯得十分安靜起來。
因為吳家的墓地離復望裡差不多十多公里,為了照顧家裡的女眷,吳詠便提前跟鄉親借了一輛牛車。
等快到墓地時,吳詠祖母說什麼也要下車,堅持走著過去。
眾人只得隨著她的意思,端著祭品,一起跟在她身後。
其實吳家的墓地就在伏牛山腳下,離流民營地並不遠。
他們此時的動靜早已驚動營地那邊的流民群,但流民們也知道今日特殊,便只有楊冀一人過來迎接。
吳家人當然也都知道有一群流民被吳詠安排到自己家田地這邊安置起來,因此當她們看見楊冀過來,並沒有表現出任何異常。
等吳詠給兩邊之人分別介紹一下候,便由楊冀走在前面,一邊引路,一邊陪著老夫人說話。
不大一會,眾人來到一片松柏林中,這就是吳家的墓地所在了。
四周一片寂靜,正中間有兩個石頭圍成的墳堆,好像剛被人修繕過。
這時楊冀開口對老夫人解釋道:“老夫人勿怪,今日恰逢祠社之日,我等這些無根之人,便將兩位先人的墳地修繕一番,聊表謝意。”
老夫人聞言,先是一怔,然後神情十分激動,不停地對楊冀說著感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