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書二十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9章 教陳王養生,人在漢末,種田起家,觀書二十載,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還可以推薦他們去其他郡國,這樣就能免去伯真的後顧之憂,不知可否滿意。”
陳球聽後,大喜過望。他一直擔心後續流民過多,無法安置到南陽郡的各城池中去。如今既然有陳王的承諾,這流民的出路就有著落了。他也可以卸下心理負擔,放手一搏了。
當下就屈身拜道:“下官替這些流民感謝王爺的仁慈。”
劉承伸手將他扶起,兩人又交談一會,陳球便跟劉承提出告退,準備去外面跟權貴士紳商議豆食和豬宴換糧食一事。
劉承這邊還急著要吳詠給他寫養生守則呢,便將吳詠喊著一起,借陳球的書房一用。
等到了書房,吳詠這才想起,他還不會寫時下的漢字呢!為了不出醜,只能跟劉承實話實說。
“你竟然不會寫字?難道沒去過蒙學嗎?”劉承也是驚訝了,他一直覺得吳詠無所不會,竟沒想到他不會寫字!
時下朝廷的政策是‘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蒙學是鄉里必有的,不僅涉及到官員的政績,也涉及到百姓的教化。
一般到吳詠這個年紀的兒童,無論男女差不多都會讀書寫字了。
這已經不知是第多少人對他說上蒙學的問題了,吳詠心裡暗下決心,等這幾天忙完,一定要去蒙學讀書,不然總是被人說道,別提多鬧心了。
心裡這樣想著,口上卻解釋道:“不瞞王爺,小子二歲時就開始神遊太虛,直到前不久醒來。這些年身體一直處於懵懵懂懂狀態,無法蒙學。”
劉承聽後,嘆道:“真是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
當下就信了吳詠的解釋,喊來隨身的侍從,讓他來執筆,由吳詠述說。
吳詠思考一會,就將後世他在網上看到那些爛大街的養生知識,一股腦的都說出來。
侍從記錄一片竹簡,劉承也不等墨跡乾透,就迫不及待地拿起來觀看。
“養生不止是延年益壽,也是對天道、對人生哲理的追求和對人與自然關係的領悟。”
“養生先養心!與人為善,與自然為善。這樣你的心靈才會平靜,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意義。”
“每日正午是身體活動的一個低潮期,可以適當休憩一會,保證接下的充沛精力。”
“每餐要營養搭配,蔬菜、豆食、肉食、主食要均衡搭配,不宜暴飲暴食。”
“多喝茶水……”
看到這,劉承突然問道:“什麼是茶水?”
吳詠只好停下思索,回答道:“就是泡茶葉的水,剛剛王爺還喝著呢。”
“那個就是茶水啊,本王倒是小瞧了這茶水的功效,看來以後要經常喝茶才行。”
說完,就繼續看侍從寫的養生竹簡。
他這麼一打岔,吳詠都忘記說到哪了,為了避免陳王再問東問西,他只挑那些一看就明白的,卻大而寬泛的養生知識說。
“知喜怒之損性,故欲情以寬心;知思慮之銷神,故損情而內守;知語煩之侵氣,故閉口而忘言;知哀樂之損壽,故抑之而不有;知情慾之竊命,故忍之而不為。”
“節嗜慾以善養精,節煩惱以養神,節憤怒以養肝,節辛勤以養力,節思慮以養心,節悲哀以養肺。”
“食宜早些,不可遲晚;食宜緩些,不可粗速;食宜八九分,不可過飽;食宜淡些,不可厚味;食宜溫暖,不可寒涼;食宜軟爛,不可堅硬;食畢再飲茶兩三口,漱口齒,令極淨。”
“這麼多養生方法?”劉承一邊看,一邊嘖嘖稱奇,“果然是太虛仙境,對養生之法鑽研的如此仔細!”
這次劉承倒沒有再問什麼,只是沉浸在這些養生知識中不可自拔。
也不知過了多久,等侍從停下筆來,吳詠的養生守則正式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