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書二十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7章 宋皇后,人在漢末,種田起家,觀書二十載,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豪強代表的劉揚而引發集體反叛便成了當務之急。

於是,任命劉揚之子為真定王以保持該家族原有的勢力,冊

封本地大族之一的郭氏女為皇后,並立其所生之子為皇太子等措施就此應運而生,目的都在於團結河北的豪族勢力以鞏固新生政權。

迎娶郭氏並立其為後對光武安定河北進而建立帝業根基居功甚偉,然而隨著建武十三年天下的一統,河北勢力對帝國的價值大大降低,而其與功臣中南陽派勢力的矛盾卻逐漸增大。

作為帝鄉的南陽是王朝的根基,南陽籍功臣與外戚是劉秀集團的中堅力量和帝國大廈的支柱,而陰氏正是這一勢力的代表。

為了鞏固自身權勢,南陽勢力要求以陰氏為後的聲音越來越大。這一舉動背後有著更為複雜的政治較量,因為按照子以母貴的傳統,出自皇后的嫡長子顯然是皇位的第一順位繼承人。

劉秀一度陷入痛苦的抉擇中,但最後還是於建武十七年順應南陽勢力的要求廢除郭後而代之以陰氏,並在兩年後另立陰氏長子劉莊為皇太子。

出於對各方豪族勢力的妥協而非私人情感的表達,光武帝冊封以及更換了他的皇后。這種表現在開國皇帝身上的妥協行為似乎成了一個標配,在此後的帝國行程中一再上演。

陽嘉元年(公元一三二年),十八歲的漢順帝也陷入了立後的糾結之中。

受寵的貴人共有四人,順帝偏愛才貌出眾的竇氏然而呼聲更高的卻是梁商之女梁妠。為了爭取最後一絲機會,順帝甚至提出用抽籤的荒

唐方式來決定人選。

以胡廣為首的大臣斷然否定了這一提議,並以《春秋》經典的名義上書請求立梁妠為後,無奈的順帝最終採納了群臣的要求。

在這場立後風波中,梁氏的勝出取決於其背後的家族勢力,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樊氏和陰氏的支援。而與之相比,竇氏雖也多結交賓客但總體勢力仍相對較弱。

漢桓帝時,劉志寵愛出身卑微的采女田聖等人,並試圖冊立田氏為後。然而這一提議再次遭到了屬意竇妙的大臣們更為激烈地反對。

陳蕃以竇氏家世優良而田氏卑微為由多次上書表達反對意見,史書以“爭之甚固”四字描述了當時的僵局。

另一個大臣應奉更是不惜以周襄王娶狄女為妃而被入侵、漢成帝納趙飛燕而斷子絕孫為例來勸諫皇帝。

在這種情形下,無可奈何的桓帝只得冊封群臣偏好的世家女竇妙為新的皇后。

然而也由此對竇氏更加冷淡,甚至極少光顧皇后的寢宮,這一舉動又最終釀成了竇氏在當上皇太后後便立刻處死田氏的悲劇。

經由上述的幾例個案,一個事實凸顯出來:

以皇后為首的東漢帝室后妃基本被世家豪族所把持——尤以陰、竇、鄧、梁四家最為突出,皇后的廢立更是這些豪族彼此之間的權力遊戲,至於西漢動輒以平民甚至歌姬舞女為皇后的故事早已是鏡中水月。

此外,這些豪族本身便是地方上的權貴之家

,成為外戚只是進一步提高了其所擁有的權勢,其情形與西漢如衛青、霍去病一類陡然而富的外戚已是有了根本的不同。

故而,東漢的外戚集團在很大程度上已不再是皇權的單純依附者,而更多地是豪族勢力在政治的一種體現了。

天子劉宏現在親近宦官,打壓世家大族,因此對宮中的諸多女子,也是無感,並不僅僅只是針對宋皇后一人。

當然這些話,他也不能當著宋酆明說,頗有挑撥離間的嫌疑。

想到這裡,吳詠不由又想到宋皇后以後悽慘的下場。

於是便開口建言道:“天子喜歡有生活氣息的女子,皇后可以嘗試稍微改變一下自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開局街頭算卦,系統開啟不朽宗門

行在

法師的人生模擬器

紅眼的大灰兔

金劍悍宇行

肖金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