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書二十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5章 疫病肆虐,人在漢末,種田起家,觀書二十載,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人。

即生於此,漢朝之土地上,莫不為之同胞,百姓何辜?

吳詠雖沒有大志,要改朝換代,自己當皇帝,但行事間,亦有大仁義。

大丈夫生於世,正當問心無愧!

然則,不論今春爆發之瘟疫,還是接下來的漢末三國。

整個大漢,於接下來,會數次生起大疫,天下死傷者,不計其數。

只是史書記載就有建寧四年三月大疫,使中謁者巡行致醫藥。熹平二年春正月,大疫,使使者巡行致醫藥。光和二年春,大疫,使常侍、中謁者巡行致醫藥。光和五年二月,大疫。中平二年春正月,大疫。

據不完全統計,漢末三國這段時期,只是死於疫病的人,就多達兩千萬之巨。

這時的總人口才六千萬,意

味著有三分之一的人會死於疫病。

吳詠思及此,只能仰天長嘆。

在生死麵前,一切仁義道德都是空談。

當真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於是在接到張機和華旉後,吳詠便迫不及待地問道:“如今宛城的情況怎麼樣?”

吳詠也有些擔心家鄉的祖母及一眾姐妹,這個時代,可沒有疫苗,即如一般疾病,唯有透過身體去扛。

還有就是時下的人們防疫意識淺薄,本地一旦出現疫病,那整個鄉里將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南陽太守蓋升大人頒佈了戒令,禁止外郡的百姓進入南陽郡,同時也命令鄉里戒嚴,不得隨意流動。因此到我二人離開,宛城還沒聽說哪個鄉里因為疫病死了人。”張機回應道。

吳詠頗為意外,於是繼續問道:“南陽太守為何要這樣做?”

“因為那些士紳都怕死!”華旉插言道,然後他又驚歎道:“這還得多虧了吳家賢弟你,去年安置流民的時候,你的那些建言,後來都證實切實有效。今年自從出現大疫以來,宛城計程車紳就將外來的百姓,全都單獨隔離收治。”

這時張機也笑道:“你是不知道,如今那些口罩和皮製手套,在宛城可是搶瘋了!”

“還有這事!”吳詠感慨一聲。同時對家鄉的情況也心裡有數,心情頓時放鬆下來。

華旉撇撇嘴道:“據說南陽太守蓋升將宛城庫存的口罩和手套,絕大部分都送到洛陽來

了。”

“這倒是一件好事啊!”吳詠會心一笑。

這時張機突然問道:“對了,吳家賢弟,這麼著急招我二人來洛陽,是出了什麼事情嗎?”

對於吳詠,張機是十分感激的。

兩人並沒有太深厚的交情,吳詠卻為了他要學醫的事情,請求玄妙觀的觀主幫忙。

他與華旉兩人去年可是見到不少名醫,醫術也是進步迅速。

“是這樣的,小弟想讓二位兄長上書朝廷,將防治疫病的方法推行開來。”吳詠也沒有隱瞞,立刻將實情說了出來。

張機遲疑一下,才開口說道:“此事非名醫不可為!大漢天下,比我二人的醫術高明之士不知凡幾,吳家賢弟為何會派人將我等請來,讓我二人做此事?”

接著,他又苦笑道:“這次恐怕要讓賢弟失望了,我與華旉賢弟名不見經傳,就算是上書,也不見得朝廷會重視。”

“呃~”吳詠尷尬地撓撓頭,一時也不知道說什麼好。

張仲景和華佗在後世確實非常有名,但他們的醫術都是經過數十年才被認可的,留下神醫的名號。

但此時二人還是青年,學醫也沒幾年,名聲也不顯,由他們兩人上書確實不妥。

古代的封建社會中醫生屬於“方技”,被視為賤業,自然醫師的地位也就比較低。

他二人若是上書,估計稽核的官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從修仙面板開始

遙村

惑道惡善輪迴

藥知中醫寫玄幻

一等梟妃:廢材妖孽小姐

朱隨

人在漢末,種田起家

觀書二十載

聊天群:群員?是人族的希望?

落花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