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書二十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9章 寒冬將至,人在漢末,種田起家,觀書二十載,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當然,這些士卒們負責的不只是運輸,還要負責搶救災民之類,另外,便是一些耕牛的運輸,不能放任耕牛凍死。
另外,各州郡受災極為嚴重的地區,可以將百姓往相鄰的郡縣,臨時安置,儘管都是寒冬,起碼縣城的防寒能力要上一些。
尤其是吳詠提出的火坑建議,也逐漸在嚴寒地區流傳開來,使得嚴寒下的百姓有了一絲溫暖。
與此同時,世家大族也開始出力賑災,他們不為其他,只為這些地方可以種出甜菜或棉花。
以前他們都認為這些荒涼的地方沒有可取之處,但甜菜和棉花的出現,讓他們看到了希望。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古人誠不欺我啊!”
今日是帝師劉寬為天子講學,他講到如今的世家大族救濟災民情況,當即感慨道。
“世家大族的做法,倒是令朕大開
眼界!”劉宏嘆息說。
接著又愁容滿面道:“朕最擔心的是鮮卑族,今冬嚴寒,估計他們又要侵擾我大漢了。”
劉宏登基的第一年,鮮卑就聯合濊貊部落侵襲幽州,幷州,給他造成極大的心理陰影。
寒冬時節,北方的胡人部落基本都處於一片白茫茫的雪原之中。
雪原之中,最大的敵人還是那漫天的風雪。
到了正真的凜冬,這漫天的飛雪,就沒一刻會停的。
到時候大雪封路,沒有補給,本地還不產糧食,唯一的食物來源只能去搶,否則結果只有一個,餓死。
所以,鮮卑才會每年侵擾東漢邊疆。
這時劉寬也是輕嘆了口氣,開口道:“近年來鮮卑不斷壯大,與我們大漢交好的烏桓,也經常受到他們的攻打,實屬無奈。兩國雖然接壤,但百姓日子卻過得更苦。”
“畢竟,一到了冬天便天寒地凍,能否越冬,全看春秋能否積攢下糧食,這一場場大戰打下來,烏桓百姓的越冬儲備糧食,幾乎都被榨乾了。”
“使得今年冬天,更加難熬。若不是我大漢接濟諸多物資,估計他們早就撐不住了。”
劉宏雖然沒有經歷過戰爭的殘酷,但他卻對鮮卑是非常痛恨的。
聽完劉寬的話之後,他的眼神驟然堅定起來:“待朕休養生息幾年,定給這鮮卑一些顏色看看!”
說到這,他看著吳詠,語氣有些緩和道:“吳詠貢獻的這甜菜和棉花、以及火坑,讓
朕看到擊敗鮮卑的希望。”
提到吳詠,劉寬也是哈哈一笑,眼神盡是驕傲:“老夫今生最大的幸事就是教導你們兩人。”
對於吳詠的前程,劉寬是十分看好的。尤其的吳詠的胸襟氣度,就是他這位尚書令都難以比擬,很難想象這是一位稚童所為。
“老師多譽了,小子得天子看重,可以聆聽三位帝師的教導,才是最大的幸事!”吳詠急忙起身拜道。
君臣三人又說了會話,劉寬和吳詠便起身告辭,只留下劉宏一個在溫德殿內發呆。
這時,中常侍侯覽進來稟告說:“陛下,您要的新棉衣做好了!”
劉宏眼睛一亮,催促道:“走,帶朕去看看。”
“陛下,這份奏摺,你看一下……”侯覽不失時機的從懷中掏出一份奏疏。
“什麼事?”劉宏看到奏摺的那一刻,臉都垮下來了,立即很不耐煩的道:“朕現在沒時間看,等以後再說。”
“這是尚書檯的急奏呢。”侯覽依然是笑容滿面,而後道:“不過,陛下,這裡是今歲各州郡察舉的人才,陛下需旌表和宣告天下的幾個……”
劉宏已經是等不急了,完全沒耐心理會侯覽,火急火燎的要往外去。
“等朕回來再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