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書二十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2章 帝加元服,人在漢末,種田起家,觀書二十載,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作歹,並故意在大赦之前犯罪,期望以此逃脫懲罰,而

官員成瑨、翟超、劉質、黃浮等不畏權貴,在大赦以後仍然按律處置了這些人。宦官等人向桓帝進言,桓帝聽信一面之詞,重處了這些官員。

朝中大臣、地方官員以及民間百姓大多站在士人一邊,紛紛指責宦官亂政,為非作歹,排斥忠良。結果卻被紛紛免官,成瑨劉質等最終在獄中被害,岑晊、張牧等人逃亡得免。

想到這裡,吳詠又想到成昭,成瑨就是成昭的父親,她父親被害後,家人也受到牽連,死的死,逃的逃。

後來李膺等人在獄中故意供出宦官子弟。宦官等害怕牽連到自己身上,向桓帝進言,說天時到了大赦天下的時候了。於是同年六月庚申日,改元永

康,大赦天下。黨人等獲得釋放,但放歸田裡,終身罷黜,史稱\"第一次黨錮之禍\"。

而第二次黨錮之禍,發生在建寧元年(公元一六八年),也就是劉宏剛登基的時候。

起因是劉宏即位,竇妙被尊為皇太后。竇武因是竇妙的父親而被任命為大將軍,陳蕃再度被任命為太尉,兩人與司徒胡廣一起掌握朝政。名士李膺、杜密、尹勳、劉瑜等人得以重新被起用,民間大多認為,賢人在朝,太平盛世快要到來了。

宦官首領曹節、王甫等人則在竇太后面前諂媚侍奉,竇太后多次在他們慫恿下亂下命令。

陳蕃、竇武等人認為宦官這樣干涉朝政,於是私下商議,趁日食的天象上書

太后,要求革除宦官參政,但竇太后認為從漢元帝時就有宦官參政,是正常現象。雖在竇武等人建議下處死了宦官管霸、蘇康等,卻保護曹節等人,不願士人處罰他們。

於是竇武等人準備動用武力除去宦官曹節、王甫一黨。

結果是宦官們得知了士人的計劃,便歃血共盟,發動政 變,與皇帝的乳母趙嬈一起,矇騙年幼的靈帝,格殺親近士人的宦官山冰等,搶奪印、璽、符、節,脅迫尚書假傳詔令,劫持竇太后,追捕竇武、陳蕃等。

事後,竇武被殺,陳蕃自殺,竇太后被幽閉在南宮雲臺。不少官員同情士大夫一黨,紛紛上書劉宏。

宦官等見竇武、陳蕃、李膺、杜密等名望仍在,不肯罷休,於是向靈帝進讒言,誣陷黨人\"欲圖社稷\",意圖謀反。年僅十四歲的漢靈帝被他們欺騙,因而大興大獄,追查士人一黨。

於是李膺、杜密、翟超、劉儒、荀翌、範滂、虞放等百餘人,被下獄處死。在各地陸續被逮捕、殺死、流徙、囚禁計程車人達到六七百名。

想到這裡,吳詠也看向天子劉宏,看他怎麼處理這事。

後世許多人認為黨錮之禍傷漢朝根本,沒有人再敢違抗宦官,這才為黃巾之亂和漢朝的最終滅亡埋下伏筆。

“哦?諸卿以為這事,該如何處理是好?”

眾人微微一愣,他們從天子的語氣中感受不到任何情感的變化,一時也不知該如何回

答才好。

這時司徒許訓卻是第一個站出來開口說道:“陛下,臣以為黨人牽扯甚廣,不宜在大赦之列。”

劉宏點點頭,繼續問道:“有人持不同意見嗎?”

眾人面面相覷,卻沒有一人敢提出反對的聲音。

於是劉宏下了詔書,帝加元服,大赦天下。賜公卿以下各有差,唯黨人不赦。

吳詠雖然也十分同情黨人,但他現在也不敢冒著眾矢之的去提出反對的聲音。何況他以後還有許多仰仗十常侍的地方,此時若是為黨人發聲,他就是徹底跟十常侍反目。

為了這些不認識的人,倒是有些不值得。小不忍則亂大謀!

之後再無其他人發表意見,於是天子劉宏在德陽殿內舉行隆重而熱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開局街頭算卦,系統開啟不朽宗門

行在

法師的人生模擬器

紅眼的大灰兔

金劍悍宇行

肖金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