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書二十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4章 邊關移民之策,人在漢末,種田起家,觀書二十載,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前文說過橋玄之所以能上位,是因為劉囂被百官公卿群起而攻之,從而被天子劉宏罷免司空職位,這也導致十常侍在朝堂上少了一位耳目,因此便找到司徒許訓作為代言人。
許訓以前作為士人的代表,在世家大族中的影響力非同一般。但自從橋玄當司空以後,士人中為官者很大一部分都被橋玄拉攏,這讓他對橋玄有些記恨。
同時,許家作為世家大族,他很清楚這次朝廷推行種植棉花和甜菜,有很大的操作空間。這兩種新興作物,想要大規模推行,種子必不可少,問題是從哪裡弄來這麼多種子,到時又該如何分配。要知道棉衣和糖漿都是稀缺物品,誰家能早種植一年,便可多得一年之利。
所以,天子話音剛落,司徒許訓就出列奏道:“橋公飽讀詩書,治軍嚴謹,流譽天下,臣亦頗為敬仰。然,橋公出身豪富,家訾百萬,久不行稼耕之事,臣恐其不明其理,貽誤國之大事呀!”
“臣附議!”許訓說完後,太僕卿袁逢也立即站出來,對天子拜道:“臣聞橋公性格剛直,嫉惡如仇,況其久居邊關之地,不行稼耕之事,何以知農事,此等利國利民的大事,交給他來操作,豈非誤國乎?”
與許訓相比,袁逢的話就有些重了,他話裡話外的意思就是,橋玄不知農事,讓其擔任屯田校尉,豈不是誤了國家大事?他之所以這麼說,也是因為橋玄擔任的司空一職,本來太僕由於在諸卿中屬於顯要職務,常常可以升擢為三公。劉囂被罷免後,袁逢是最有機會當上司空的,令人沒想到的是突然冒出來一個橋玄,讓本來是屬於他的三公之位,泡湯了。
緊隨其後,聞人襲也出言道:“種植棉花和甜菜乃農事,大司農卿曹嵩掌天下郡國之農官,推行種植棉花和甜菜之法,則事半而功倍。臣以為,此諸事當以大司農卿為善,不可交於他人!”
“臣也認為橋公擔任此事不可……”
聞人襲之後,其他朝臣們也紛紛站出來反對,他們的理由也基本是基於司徒許訓以及太僕卿袁逢提出的那幾點,總之,大家都不贊同橋玄負責種植棉花和甜菜的事情。
眼見群臣反應如此劇烈,御案後的天子劉宏也不禁皺起了眉頭,心中思慮著,橋玄治軍守城倒是一把好手,但或許橋玄可能真的不適合推廣種植棉花和甜菜這種農事,群臣反對他負責此事,也不是沒有道理啊!
而與此同時,橋玄也將殿內的情景全都看在眼中,見群臣之中,竟然沒有一個願意站出來為他說話,反而全都反對他出任屯田校尉,不由心下黯然,一時間竟連出言反駁眾人的心思都沒有了。
見橋玄默然不語,任由群臣百般攻擊,這可急壞了殿內的某個人,眼見情況急轉直下,橋玄似乎馬上就要與屯田校尉這個重任失之交臂了,某人覺得自己不能再忍了!
於是他狠狠一咬牙,出列向天子奏道:“老臣廷尉陳球,昧死以奏陛下,今天下強宗豪右,亂法制,多以強期弱,以眾暴寡,背公向私,侵漁百姓,行兼併之舉,乃禍患天下之首惡也!臣懇請陛下,徙其眾與邊關,削其羽翼,以實邊軍之壯。且強宗豪右家聚斂天下之財,家訾數百萬,千百倍於庶民!亦可令其自負衣食和徙途之費,到時又為朝廷剩下一大筆開支,豈不一舉多得。”
“至於邊關授田…”陳球又冷笑一聲,道:“強宗豪右,家訾百萬,僕從以千計,何須朝廷授給?令其自謀生路便是!”
“是以,臣懇請陛下,委任諸事於善其事者,量其才而用,此事非橋公不能施行!”
聽到這番話之時,橋玄猛然抬起頭,看著殿中的那道背影,眼眶都有些溼潤了。
“唉!”見此一幕,吳詠也不禁長身而起,向天子拜道:“小臣所獻種植棉花和甜菜之術,乃是小道耳,小臣聽聞諸公有移民邊關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