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書二十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4章 人各有志,人在漢末,種田起家,觀書二十載,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轉眼又是幾日過去,自那日在德陽殿中,天子宣佈廢除渤海國,還要有司清算渤海王的家人和渤海國的官吏後,每次再召開朝會,殿內都是醞釀著一種詭異的氣氛。
現在百官公卿們都不敢隨意發言,生怕自己說錯一句話,給家族帶來滅頂之災。
以前朝堂上,士族、外戚和宦官三股勢力達到平衡,百官們也都敢於為自己派系所屬的利益,出言爭取。
但這次渤海王的事件,讓他們留下了一個深刻的印象。
那就是得罪了宦官,即使是宗室郡王,也難逃滅家的悲慘下場。何況他們這些無權無勢的小官。
古語云: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擔君之憂。
不過這也是分情況的,如今的天子寵信宦官,仗義執言之人不斷被迫害,很難再有人敢於反抗十常侍等人。
也就是這種滿朝盡是阿諛奉承之人的氛圍,吳詠實在受不了,便打算再次離開洛陽。
臨行前,吳詠又邀請袁紹和曹操二人,到太虛酒樓一聚。
待三人分主次坐下,吳詠便開口詢問道:“兩位兄長這幾日過得如何?我聽聞王萌被劉藍剪了子孫根,變成太監,擔心他伺機報復,就一直沒有去看望二位兄長,還請見諒。”
只見袁紹和曹操二人聽罷,不禁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出了難言之隱。
最終還是袁紹率先開口說道:“不瞞賢弟,我與阿瞞那日因為醉得厲害,被王甫的家僕抓到,後來
他知曉我們的身份,不敢將我們怎麼樣,就吩咐段熲將我們關進洛陽的詔獄中……”
“後來怎樣?二位兄長可有收到獄卒的苛待?”吳詠擔憂地問道。
“他們不敢!”袁紹擺擺手,繼續說:“我與阿瞞在詔獄睡了一夜,第二天就被家人領回去了。”
吳詠點頭道:“也是。你們袁家的門生故吏遍於天下,諒那段熲也不敢亂來。”
這時曹操突然插言,冷笑道:“你真以為段熲會那麼好說話!他與王甫沆瀣一氣,豈能輕易就讓我們離開詔獄。我父親給他送了重金,又請人向王甫說了不少好話,他才開口放我離去。”
“還有這種事情!”吳詠感慨一句。
接著,又自責道:“都是我害得二位兄長受苦,小弟甘願受罰!”
袁紹搖頭道:“這事也不能怪你,都是我們喝酒誤事。”
說著,他又冷笑道:“那日要不是我和阿瞞喝醉了,就憑王家那些的人,豈能碰到我們分毫。”
曹操跟著點頭,“不錯,若是平常,依咱們倆的身手,進出王家,還不是跟進自家一樣輕鬆。”
看著曹操那堅定的眼神,吳詠不由得相信了他,便端起向他們示意。
“哈哈,兩位兄長都是有大本事的人,自有上天護佑,逢凶化吉,來,小弟敬你們一杯。”
袁紹笑呵呵說道:“借你吉言。來,共飲此杯。”
說完,他一口氣將杯中之酒飲盡,隨後感慨道:“我是真沒想到
劉藍看起來文文靜靜地,心地卻如此狠辣。她剪掉王萌的子孫根,可謂是讓他生不如死。”
曹操聽罷,卻是冷笑道:“袁少君此言差矣,那王萌完全就是咎由自取,他不僅哄騙劉蘊姊妹,還差一點將她們姊妹置於死地。換了我,不一刀宰了他,就算他命大。”
說著,他又問向吳詠道:“吳侍讀,你將她們姊妹藏到哪裡去了?現在整個洛陽城的官兵都在搜捕她們,真擔心她們的安危啊!她們的家人如今都被朝廷收押,下場可想而知,我擔心她們知道後,會不管不顧回渤海郡,營救自己的親人。”
吳詠聞言,先是看了門外一眼,見沒有人走到,才小聲說:“不瞞二位兄長,我將她們二人安排到洛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