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書二十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2章 蔡氏與袁氏,人在漢末,種田起家,觀書二十載,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蔡質等人對視一眼,都從對方臉上,看出如釋重負的表情。
等蔡邕發洩一小會,眾人都上前安慰幾句。
最後還是蔡質拍了拍蔡邕的肩膀,嘆息道:“我們先回去了,你也不必如此勉為其難,若是你真的不想去,我們只當今日的話都沒說,以後咱們還是像以前那樣相處。只是諫議大夫袁滂那邊怕是不好交代。”
說完,蔡質便帶著兒子蔡睦及侄子蔡谷兩人一起離開了客廳。
眾人走後,蔡邕思索許久,最終還是下定決心去洛陽。
如今他也人到中年了,錯過這次機遇,此生應該不會有機會參與朝政了。其實他也不想一生就此默默無聞,更別說此次去洛陽應徵,還有光大蔡氏家族的想法,只是他覺得有些對不住自己的妻子和一雙兒女。
他的妻子趙貞女與他年歲差不多大,長子蔡行今年不過十五歲,長女蔡貞姬今年剛滿十一歲。
他這一走,留下孤兒寡母在家,雖有叔父一家幫忙照看,但心中還是頗為不捨。
因此蔡邕回到自己的內宅,看到妻子正在燈下教導一雙兒女讀書,又是滿臉的猶豫之色。
趙貞女看到自己夫君欲言又止,便吩咐兒女們去休息。她則是為蔡邕準備洗漱用水,伺候他更衣。
等到兩人一起躺到床上,蔡邕才輕聲說了要去洛陽應召一事。
沒想到趙貞女只是驚訝一下,便笑著說道:“大丈夫為朝廷出力,為百姓做事,是理所應當的事,夫君不必記掛我們母子三人,我自會照顧他們成長。”
說著,她又起身從箱子底部掏出一包金銀首飾遞給蔡邕道:“這些是我當年出嫁時,母親為我準備的嫁妝,夫君此去洛陽,想來需要花費錢財的地方一定很多,這些就交給你處理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