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書二十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6章 罷免司空劉囂,人在漢末,種田起家,觀書二十載,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日,吳詠再次陪天子劉宏在芳林園燒烤,突然謁者來報,西域來的朝廷使者有要事啟奏。

劉宏再也顧不得其他,急忙命左右侍者起駕回皇宮。

幾個月來,吳詠也總結出一個規律,只要逢邊關奏事,天子必召開大朝會。

這不,吳詠趕到北宮德陽殿時,殿內已經站滿了百官公卿。

與相熟之人打過招呼後,吳詠便在前面找了一個不起眼的角落站著,這是他經過多次驗證,得到的最優位置,既可以讓天子隨時看到他,也可以顯示自己作為天子侍讀的特殊身份。

大約半炷香不到的時間,一聲洪亮的宣唱:“吉時到,天子臨朝,諸公拜見。”

隨後,德陽殿內鐘鼓齊鳴,禮樂奏響,天子劉宏一身黑色袞服,頭戴十二旒冕,在幾名宦者近侍的簇擁下,緩緩步入殿內。

“臣恭迎陛下臨朝!”

文武百官齊齊躬身而拜,恭迎天子的到來。

在諸多大臣朝拜中,劉宏亦步亦趨走到大殿中央的位置,在御案前緩緩落座,而後,環視眾人,揮袖道:“諸臣免禮,賜座。”

“謝陛下!”

百官公卿再拜,而後又迅速按照各自職位,分別在大殿兩側尋了一個坐榻,安坐下來。

百官公卿剛剛落座,便有一人手持玉圭,越眾而出,上前對天子拜道:“啟奏陛下,涼州刺史孟佗使從事任涉率敦煌兵五百人,與戊巳校尉曹寬、西域長史張晏等合西域焉耆、龜茲、車師前、後部兵共三萬餘人,進討疏勒。疏勒王和得率軍堅守楨中域,漢軍連攻四十餘日,城不能下,撤軍還。此戰失利,對我大漢的威信影響甚重,還請陛下將此人撤職查辦!”

天子劉宏聞言,不禁微微皺眉,環視滿朝公卿百官,詢問道:“諸卿以為何如?”

劉宏話音剛落,左側立即有一人站起來,手持玉圭,來到天子面前,恭敬的拜道:“臣以為,李校尉之言,為大謬!孟刺史雖有過錯,但他經營涼州這幾年,不僅每年向朝廷進貢珍寶不計其數,還深受當地百姓擁戴,若是隻因為一戰失利,便貿然將他撤職,恐生事端,因此,臣以為此事需再議!”

“劉御史之言,何其荒唐!”

這人話剛說話,李校尉便怒髮衝冠,上前一步對其質問道:“疏勒的地理位置何其重要,疏勒不通,就等於掐斷了絲綢之路的貿易往來,這會使我大漢每年至少失去千萬錢的收入!而且西域諸國最會見風使舵,見我大漢連一個小小的疏勒都拿不下,只會更讓他們起不軌之心!這一系列的連鎖反應之下,只怕邊關各族都以為我大漢軟弱可欺,到時又不知會挑起多少戰爭。”

吳詠聽罷,也想到自己看到的史料記載。

西域,時下多指天山南麓玉門關、陽關以西的諸多國家和地區 。秦末漢初期間,廣袤的西域大地上,活躍著大小五十多個國家。

這些小國,國雖小,但是都有國王,有城郭,有軍隊。最大的國是焉耆,有8萬人口,一般國人口兩三萬,人口最少的國僅一兩千人。原住民有的是漢族,有的是羌族,有的是塞種人,有的是當地土著人。

隨著不斷地相互征戰與吞併,在張騫出使西域時,只存在有三十六個國家,被稱為\"西域三十六國\"。

在張騫出使西域之前,西域三十六國被匈奴勢力控制,匈奴在焉耆設有幢僕都尉,向各國徵收徭役和賦稅。

漢武帝時期為聯合大月氏抗擊匈奴,曾派張騫兩次出使西域。自此,漢朝與西域的外交往來頻繁。

\"西域\"一詞,是漢宣帝任命鄭吉為\"西域都護\"開始,當時\"西域都護\"管轄的地區即所謂的\"西域三十六國\"。

王莽時期,西域分割為五十五個小國,其中北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從修仙面板開始

遙村

惑道惡善輪迴

藥知中醫寫玄幻

一等梟妃:廢材妖孽小姐

朱隨

人在漢末,種田起家

觀書二十載

聊天群:群員?是人族的希望?

落花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