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書二十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章 薄荷水,人在漢末,種田起家,觀書二十載,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偷看之人正是何蓮、成昭以及吳詠的兩個同母異父的幼妹何葉何花。
本來她們都在東屋陪著祖母聽張仲景述說這些年的治病救人的見聞,等到門口聚集一群人來尋找吳詠,她們就沒心思聽了。
老夫人的心思敞亮著呢,見眾人都有些心不在焉,就先開口道:“老了,這麼一會就感覺有些精力不濟,仲景啊,你今日來,要多住些時日,好讓詠兒多跟你學習學習。”
張仲景起身推辭道:“姑祖母的好意,仲景心領了,這兩日還要去給人看病,確實不能多待。”
老夫人擺擺手,“好,好,我有些乏了,你們去找詠兒耍吧。”
眾人陸續從東屋離開,出了院門,張仲景拜別何蓮她們,向正在製作長凳的吳詠走去。
何蓮一行女孩子心裡雖然好奇,但她們還是不敢過去,畢竟此時門口聚集的人太多了,只能躲在大門後看著不遠處熱鬧的場景。
看了一會,躲在門後頭的何蓮一直懸著的心也逐漸放了下來,因為她突然發現,自己這個名義上的弟弟在幹活的時候顯得特別認真、細緻,他那樣專注的模樣讓何蓮看得有些痴迷。
此時此刻,何蓮就感覺自己的心裡裝了一隻小鹿,撲騰撲騰地跳個不停。這並不是害怕,而是一種她自己也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愫,看著吳詠,她的臉兒竟如同喝了酒,嬌嫩緋紅。
成昭卻沒有何蓮這麼多心思,她看著吳詠從容淡定的周旋與眾人之間,只覺得臉上有光。
兩位妹妹因為年紀小,看著熱鬧,好幾次想過去圍觀,都被成昭拉回來。
不知過了多久,郭氏從廚房走了出來,對著幾人喊道:“你們幾個都傻站那做什麼!還不過來幫忙,我燒了熱水,你們提一壺過去放在桌子上,隨便再拿些碗過去。”
接著又對成昭說,“小昭,家裡可還有多餘陶壺,都找出來,這麼多人在,一個壺肯定不夠用的。”
成昭應答一聲,就到東廂房翻找起來,不一會找到兩個看起來有些裂痕的陶壺,將裡面裝的乾草葉都倒出來,又用清水沖洗幾遍,這才裝滿開水,給門外的眾人送過去。
郭肥聊天這麼久,早就有些口渴了,這時看到有開水,也不客氣,將陶碗擺開,各自倒滿,然後端起一碗開水,吹了幾下,小口喝起來。
只是一小口,頓時眼睛一亮,之後又湊到鼻前聞了聞,不禁有些疑惑地問吳詠道:“賢侄,你家的開水好奇怪,聞著令人心曠神怡,喝著也是清涼爽甜的!”
郭肥疑惑的同時,看吳詠的眼神也越來越奇怪。
短短兩日的接觸,這位十三歲的少年給他帶來的震撼太大了,昨日的炒菜已經讓他感到無比的驚奇,今日的方桌和板凳又讓他眼界大開,不提他神遊太虛這件事,就眼前這開水也是與眾不同,難道真的有天眷之人?
“我說郭肥,你堂堂一方富賈,怎麼也吹捧起小輩來,只是你這行為也太不入眼了吧,水能有什麼特別的。”
有人不服氣,一邊說著,一邊端起一碗開水,喝了起來。
“不錯不錯,這開水入口甘甜,喝一口精神為之振奮,果然是與眾不同!”
吳詠也比較疑惑,端起碗,嚐了一口,仔細回味一會,頓時明瞭,這不是薄荷水嗎?
薄荷可是好東西啊,作為中華常用中藥之一,兼具醫用和食用雙重功能。它不僅是辛涼性發汗解熱藥,也是外用治神經痛和面板瘙癢等良藥。平常以薄荷代茶,能清心明目。
想到這,吳詠急匆匆跑到廚房,興奮地問道:“薄荷在哪裡?”
見郭氏等人一臉懵地看著他,吳詠這才反應過來,這時的薄荷應該是作為觀賞性植物,人們還不知道它的用途,甚至名字都不知道。
當下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