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書二十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章 農家肥,人在漢末,種田起家,觀書二十載,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吳詠探明幾位家主的目的,等幾人來到堂屋就坐好,郭氏便告罪一聲,起身去東屋請姑母出來。
郭氏一離開,幾位家主便迫不及待地詢問吳詠關於增加土地肥力的事情。
吳詠想了一會,組織一下言語,試探性問道:“幾位伯父可曾聽聞農家肥?”
幾人對視一眼,不敢確定,“賢侄可是說家畜的糞便?”
見吳詠點頭,幾人紛紛搖頭表示不贊成。
“賢侄可知道以前也不是沒有人將家畜的糞便當做補充土地肥力的方法,但是發現這糞便上地以後,作物的幼苗很快快就死掉了。”
“不止是幼苗期,使用這些糞便,種子也不發芽。”
“何止這些,有些都結穗子了,還是死掉。”
吳詠算是聽明白他們的擔心了,同時也十分理解他們。
這些家畜糞便沒有經過處理便直接施入土壤後,一旦天氣熱起來,微生物便開始活躍,生糞發酵,這些有機物質在分解過程中消耗土壤中的大量氧氣,使土壤暫時性地處於缺氧狀態,如果此時距植物根系較近或植株較小時,不僅發酵產生的熱量會影響作物生長,而且在這種缺氧狀態下,作物根系無法正常生長,嚴重時就會導致植株死亡。
當下吳詠便跟幾人解釋為什麼生糞上地會造成作物死亡,同時又講述了這些牲畜糞便的正確處理方式。
“挖坑發酵處理?用灶灰混合攪拌?這樣做,真的可以嗎?”
面對質疑,吳詠也沒把話說滿,只說是夢中的太虛之境百姓都是這麼做的。最後被逼問的沒辦法,只好道:“幾位伯父若是不信,我這剛好要種些蔬菜種子,到時一試便知。”
幾人一聽,也是在理。話題也轉移到誇讚吳詠上來。
“賢侄此法若是可行,我大漢的糧食產量定能倍增,這可以救下多少窮苦百姓,賢侄以後就是咱們大漢黎民百姓的再生父母啊。”
“誰說不是呢,歷年來,這些牲畜糞便處理起來也是難題,牛糞曬乾可以當燒火用,但是這些雞糞、豬糞等處理起來就沒那麼容易了,很多鄉里縣城都是找一個地方集中堆放,像你們復望裡不遠處就有一個大糞堆。”
聽到這裡,吳詠心中一動,試探性問道:“侄兒有個想法,能不能把宛城附近的這些糞堆低價買過來?以後再高價賣出去?”
吳詠見五人用眼神交換了一下意見,然後由李黃開口,定下結論。
“此事不妥,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義之財非吾有也。此事雖能得利,但卻讓我五姓名譽受損,不能做。”
眼看到手的財富就這麼溜走,不免有人感慨道:“這些糞堆都是百姓不知情之下,多年積攢而來,以後百姓都知曉糞堆的好處,想要再碰到,可就不容易了。”
“是啊,人人都知曉了,肥田的事就難辦了,尋常百姓又能有多少牲畜,就算是豪強富紳也不太可能有足夠的肥田之物。”
吳詠卻是笑道:“幾位伯父莫要忘記,牲畜因為數量少,所以他們的糞便收集困難,但是我大漢,最多的卻是人口。”
幾人心思急轉,思索這個事情的可行性,牲畜的糞便可以肥田,那人的排洩物自然也可以。不過還是有人忍不住問道:
“那豬和狗吃什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