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書二十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章 蒸饃大會2,人在漢末,種田起家,觀書二十載,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吳詠讓兩位婦人將第一盆麵糰分成四份,再次和麵完成後,又等面醒了一會,這才拿起其中一個麵糰,解釋道:“我先給大家演示穉子面的做法,解憂饃還要等麵糰多醒一會,這樣口感才會更鬆軟。”
這次因為要解說,他沒有發動系統的【廚藝】技能。
只見吳詠拿起旁邊的圓案板和擀麵杖,給大家看了看,笑道:“我手裡這兩個就是製作穉子面要用到的案板和擀麵杖,是昨日臨時製作的,一次只能做一碗的量。
今日只是展示給大家看看,家裡人口多的,不要學我這樣小氣啊,要做就做大一些,不然家裡若是來了飯量大的客人,做的還沒吃的快,到時鬧了笑話,可別怪到我頭上來。”
話音剛落,底下傳來一陣鬨笑聲,甚至有人起鬨道:“我這人就是飯量大,敞開了肚皮吃,一頓能吃二十碗,豈不是要從早上做到晚上啊!”
一旁便有人嬉笑著接道:“這不更好,從朝食吃到哺食,做夢才有的事。”
吳詠也不理會周圍的嘈雜聲,掐了一塊麵團,就開始擀圓餅,憑藉手感,不大一會,擀出一張厚度不均勻的不規則麵皮,擀麵杖朝中間一挑,展示給大家。
“擀麵皮講究用力均勻,不急不躁,這樣做,麵皮才能規則均勻,切出的穉子面才能做到寬細一致,避免水煮後斷裂。”
之後又展示了切出的麵條,大小寬厚都不一樣,嚴重影響美觀。果然沒有系統在手,美食不是輕易可以做出的。
於是吳詠將切出的麵條重新揉成一團,笑道:“剛才有些手生,待會我重新做穉子面。”
接著又點出兩位小婦人,讓她們開始在灶臺的鐵鍋裡添水燒火。
一切準備妥當,吳詠啟動【廚藝LV1】技能。
眾人見他揉麵團、擀麵皮、切面條,一氣呵成,動作堪比雜耍,甚至更有些賞心悅目。
這邊水剛微熱,那邊吳詠已經完成了四次麵條的製作。
吳詠接管身體,見又一次驚呆眾人,心裡微爽,輕咳一聲,笑道:“諸位姑嬸姊妹在家裡多練習幾次,定會比小子做的更好。”
這時卓文宣走過來,輕拍吳詠一下,笑罵道:“竟會作怪,跟汝姊妹比,你還能天天呆在廚房做飯不成。快去煮麵,吾早上讓汝叔母熬了雞湯,放在灶臺邊上罐子裡。”
眾人又是一陣大笑,不過見吳詠在忙著煮麵,這次倒是沒有人再開口調笑他。
稍頃,吳詠撈出四碗麵,分別澆上雞湯,撒上些許蔥花,放於案上。
頓時清香襲來,大夥早上又都沒吃飯,不少人的肚子開始咕咕叫起來。尤其是人群中的孩子們,更是口水直流。
這時朱裡典和李田典兩人站出來,將四碗穉子面分給裡中年紀最長的四位老人。
本來按輩分,有一碗應該分給吳詠祖母的,但朱裡典端過來時,卻被老夫人阻止,“老嫗昨日在家已經嘗過了,還是分給別的老人吃吧。”
朱裡典肅然起敬,也沒推辭,將屬於吳詠祖母的那份,分給了裡中另一位老媼。
老人們剛接過麵碗和竹筷,朱裡典適時解說道:“四位伯父伯母,吃穉子面之前,先挑動幾下,防止粘連,也更能入味。”
四位翁媼照做,頓時一股濃郁的雞湯味散發開來,猝不及防的讓人食慾大開,引來四周一片吞嚥聲。
四人雖然很想大吃一口,但眾目睽睽之下,為了維護長輩尊嚴,只能忍著食慾,各自吃上一小口。
其中一位老翁只是這一口,平時嚴肅的臉瞬間變色,低頭再次看了看穉子面,又用眼角掃了一下四周,再次以極快的速度挑了一口放進嘴裡,這才端著碗點評道,“勁道,回味無窮,不愧是太虛吃食,老夫今日能吃到這穉子面,死而無憾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