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書二十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1章 落魄士族,人在漢末,種田起家,觀書二十載,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好在今晚月亮也給力,格外的亮,月光透過樹梢照在小路上,使眾人能在夜間趕路。
十位車伕在流民們卸完糧食後,就先行離開了,此時只剩下四位騎兵跟著吳詠。
等吳詠拍開復望裡的大門,四位騎兵的護送任務也到此結束,他們便提出告辭。
朱裡典讓他們稍等,隨後提來一籃蒸饃,遞給他們,拱手笑道:“諸位將軍護送小侄,一路辛苦,今日天色已晚,招待不周,還請見諒,這些解憂饃還請諸位拿著,路上充飢用。”
接著又拿出一小袋銅錢,遞了過去,“這些錢,是我這個做裡典的一些心意,還請諸位將軍收下。”
為首一人面無表情的點點頭,收下東西,說了一句告辭,就帶著其他三人上馬離開。
兩人目送馬匹跑遠,這才關上里門。
此時吳詠才發現,除了朱裡典外,門後還站了幾人,分別是卓文宣、李田典和成昭。
吳詠一一打完招呼後,剛想開口告辭,卻被卓文宣打斷,“小昭你先回去報下平安,告訴祖母,詠兒要去我那裡坐一會。”
成昭自然不敢反對,看了吳詠一眼,就屈身施禮告辭離開。
吳詠這一天馬不停蹄,早就疲乏,只想回家休息,這會被卓文宣攔住,心情有些不爽,不禁有氣無力的問道:“叔父找我何事,侄兒忙碌一天,還沒吃上飯呢。”
卓文宣笑罵道:“怎麼?沒事就不能找你了!你小子現在倒嫌棄叔父了。”
又見他一臉疲憊,不禁好奇地問道:“你不是去宛城找劉宗正要糧嗎?怎麼弄成這副德行,好似幾天沒吃飯一樣。”
吳詠歎氣道:“一言難盡啊,侄兒現在連說話的力氣都沒了,叔父還是問忠叔吧,他今天一直都跟在我身邊,所有事情都清楚。”
卓文宣看向李忠,卻不想李忠尷尬笑笑:“主家,很多地方不讓小人進,具體細節,小人也不是很清楚,但小郎君卻是一天都在跑來跑去。”
當下李忠便說了在宛城遭遇流民,去玄妙觀請醫師,教流民做吃食,在太守府商議換糧。
當然其中很多事情他不太清楚,
眾人都是一臉的好奇心的看著吳詠,沒想到他出去一天,辦了這麼多大事。
吳詠看著都是滿臉好奇,不禁翻翻白眼,他現在實在太餓了,也沒心情解釋,“叔父,你這是想餓死侄兒嗎?”
卓文宣搖頭苦笑道:“走吧,先去我家,我讓你叔母給你弄點東西補補。”
說完又對朱裡典和李田典邀請道:“兩位賢弟若是無事,一起到某家裡坐坐。”
兩人都比較好奇吳詠的經歷,也沒推辭,於是一群人到了卓家。
卓文宣讓李忠收好馬車,又吩咐婢女陳氏做些飯菜,一會送到客廳。
四人一起來到卓家的客廳中坐下,李氏這時也得到了訊息,在給其他人上薄荷水時,特意給吳詠端來一小碟點心。
看著吳詠狼吞虎嚥吃著點心,李氏有些心疼地說道:“你這孩子,再重要的事情也比不上自己的身體啊,以後莫要這樣了,你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可不能餓著!”
吳詠吃了兩款點心,又喝一口蜂蜜薄荷水,感覺飢餓感下去一些,便笑著對李氏說道:“好叫叔母得知,其實今日侄兒吃過好幾次食物,可能是不停的奔波,導致消化特別快,這才容易餓。”
李氏嗔怪道:“宛城有那麼多大人物在,就顯你有本事是吧!他們現在可是省心了,卻讓你一個少年人忙前忙後,最後害的自家人擔心。”
卓文宣聽罷,揮手驅趕道:“去去,你一個婦道人家知道什麼,多少人想替太守做事而不得,今日詠兒救濟流民,籌集糧食,請醫師,服太守,周旋於流民和官府中間,不知多少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