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郭胖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7章 源地,矽基世界之旅,老郭胖子,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蔓藤回覆:“郭同學就是一時無法接受。所以才感覺自己被感染了。
現在我們體表水乾了,體內熱也散去了。我們去此行的目的地——生命實驗區。
兩晝夜後,郭二一行到一條小河匯入大江交匯處。
老師介紹:“這就是我們的實驗區之一……
郭二打量河邊的砂石料。自言自語:“這石頭跟我們真像。賽博星球現在都有沙子了嗎?”
巨炮白眼:“你腳下的不是沙子嗎?你看不見嗎?瞎……有流水,就得有沙子!”
郭二回憶:“我是說山石得多少年後才水衝成鵝卵石。賽博有時間嗎?”
礦井:“郭同學的確是莫名其妙。鵝卵石水衝度,跟水流大小,發源地距離有關係。跟時間沒關係。你是想問太古代多少年了嗎?”
郭二點頭:“地球的太古代至少持續了13億年,才出現穩定生命……
蔓藤招呼大家下驢。看著兩條河交匯處——賽博星的太古代沒那麼久呢。出現我們是個例外。但長老們為了驗證生命起源,在這支流上游加入大量可溶的高磷,高硫無機物。”
郭二腦袋又開小差:“13億年,假設地球當初存在這麼多的水,那滾燙的地球冷卻需要多少年……
礦井回答:“13億年唄。地球上藍藻已經出現了。它的存活溫度已經是60-85度,已經可以脫離海底熱液口。另外它還有較強的固氮、固磷能力,有葉綠體……
蔓藤點頭:“藍藻出現意味著生命進化已經穩定了。從地球被撞熔融,到藍藻出現至少3億年……我們等不了3億年,我們要加速。所以長老們設計了這麼一個試驗區。以便掌握細菌出現的某些規律。”
我記得我們模擬地球被撞,要是有這麼多水,要下400萬年的雨雪的。”郭二總結:“3億年冷卻意味著地球上水沒有那麼多啊……
光影提問:“郭同學,我問你,隕石的維斯臺登紋怎麼形成的……
郭二隨意:“鐵隕石在宇宙間漂泊,每一百萬年才損失一度熱量。由表面向內冷卻,鐵鎳分子……
光影點頭:“對啊,地球雖然有大氣,但地殼還是熱的呢,所以即使降水,溫度降得也沒那麼快。你操心這個,不如想想在月球形成之前,地球是一體的,還是一堆聚在一起的。”
到現在一體,一堆有什麼區別啊?”郭二攤手:“長老們打算實驗什麼?氨基酸合成實驗嗎?”
一體或是一堆是研究星球水起源之謎的。”蔓藤搖頭:“長老們想要的是生命現象開始條件……
郭二問:“那找著了嗎?一堆無機物合成有機物,有機物又變成了生命……
蔓藤搖頭:“這地方和地球太古環境不一樣,這是賽博星球特色的生命起源。遺憾的是在下游幾個檢測點並沒有檢測到我們想要的有機物……我們錯過了最好的時代。”
郭二聽完笑:“我這化學不好的都知道,你們這實驗有問題。你們那常數白設定了。”
飛渡抬槓:“可我們世界有細菌啊……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郭二解釋:“環境變化,倒逼著生物進化。噬硫菌是建立在大量矽基生命的屍體上的。這冷水有什麼用的。不過賽博星球溫度這麼低了,碳基生命也該出現了。也是藍藻類的吧?”
我們冷卻時間短,沒給它們機會。”老師嘆氣:“也許海底火山口,熱液裡有生命吧……
那我們去看第二個原地。開啟教練機的飛航模式……
郭二做著‘土飛機’跟著老師,‘穩穩’落在江中央小島上。
塵土飛揚之中,郭二抹臉:“怎麼這小島上有土啊?不是應該是沙子嗎?”
土主要是岩石風化形成的,也許還有撞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