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笑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85章 解決,大唐之逍遙王爺,120笑話,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殿之上陡然間爆發出的笑聲,頓時將眾人的目光吸引過去。豁然抬頭一看,此刻敢如此囂張,如此猖狂放聲大笑的傢伙,除了李建成還能是誰?
看他那笑吟吟的臉上,哪還有先前怒火噴發的痕跡?
前一刻還是烏雲密佈,怒火滔天。怎麼,一眨眼就變和風細雨,笑臉以對?李建成轉變的太快,太突然,以致於眾多大臣沒有反應過來。
不過,一些機敏的大臣已經有些明白,眼中閃過一絲恍然之色。
李建成幾步來到魏徵跟前,雙手握住魏徵的手掌,開懷說到:“魏大人真乃鐵桿諍臣,建成佩服之至。”
言畢,李建成豁然轉身,對著上首的李淵行了一禮,道:“父皇,魏大人忠義敢諫,真乃我大唐國之棟樑,國士無雙當之無愧。故此,兒臣在這懇請父皇,頒發【丹書鐵券】於魏大人。”
“譁…”
“這…”
李建成的話一出,頓時驚起群臣議論聲無數,顯然李建成這番話語,對他們的心靈造成了極大的震撼。
【丹書鐵券】源於漢朝,劉邦為鞏固統治籠絡功臣,於是頒給元勳【丹書鐵券】作為褒獎:“命蕭何次律令,韓信申軍法,張蒼定章程,叔孫通帛禮儀;又與功臣剖符作誓,丹書、鐵契、金匱、石室,藏於宗廟”。
當然,劉邦這傢伙顯然是不夠仁義的。即使頒發了【丹書鐵券】,那些功勳也是被他殺的雞犬不寧。
除卻離去的張良。以及低調的陳平。即使是蕭何,也曾被劉邦試探過,其他的韓信,彭越,英布等等,都是死的不能再死了。
【丹書鐵劵】類似於現代普遍流行的勳章(或獎章),只不過其形制稍有不同內涵較為寬泛。但從其源流、功能、性質等進行考查。鐵券是勳章的雛形。鐵券鐫刻的內容一般包括四個方面:一、賜券的日期,賜予物件的姓名、官爵、邑地;二、記載被賜者對朝廷的功勳業績;三、皇帝給被賜者的特權,如免死等;四、皇帝的誓言。按朝延的有關法律。持有鐵券的功臣、重臣及其後代,可以享受皇帝賜予的種種特權。
當然,實際上【丹書鐵券】不一定有免死效用。一般僅是賜予官爵、邑地。像那種認為【丹書鐵券】就可以免死的想法,是有誤的。
特別是從魏晉南北朝開始,【丹書鐵券】更像是拿來防身護家用的。
群臣們之所以驚奇,並非是他們沒聽見過【丹書鐵券】這回事。在大唐國建立初期,李淵就有頒發【丹書鐵券】,像唐儉,裴寂,竇威,劉弘基等一干肱骨之臣都有。而像那些隋朝降臣,降將肯定不會有這個榮譽。那些後面加入大唐國的肯定也不會有這榮譽。
而魏徵作為相當後面才加入大唐這個集體,卻能夠迎頭追上,獲得【丹書鐵券】,這怎能讓群臣不詫異,嫉妒?
當然。還是有不少人替魏徵高興的。
不過,李建成接下來的話,不僅讓這些嫉妒的大臣們雪上加霜,就連裴寂等一干肱骨之臣也大跌眼鏡,心中或還升起絲絲的嫉妒之情。
“兒臣以為,此【丹書鐵券】上需寫明若魏家只要沒有犯上作亂的行為發生。即可免除一切罪罰,且其子孫亦可享有同等榮譽。只要我大唐在一日,魏家就可享長盛不衰。”
“太子殿下,依律法若無爵位,【丹書鐵券】好像無法傳給其子孫!”
一名大臣也不知是不是嫉妒的心理作用,迷迷糊糊的回了說了一句。然而,他沒想到他的話,卻是造福了魏徵。
“啪!”
李建成雙手一拍,好似才想起這茬:“哈哈,你的話倒是提醒了本太子。如此,就封魏大人為【安平伯】,至於封地,本太子也不是很清楚,戶部看著給劃出一塊地給魏大人吧。父皇,你覺得如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