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笑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7章 波起(十),大唐之逍遙王爺,120笑話,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終於在紙幣的事情討論完畢之後發話了。
對於李世民,裴寂等幾個大臣也是很滿意的。
之前在太原之時,李建成鮮少在家,因此裴寂、唐儉等幾個大臣最常接觸的就是李世民。對於李世民的能力,還有氣質都是深感滿意,在他們看來,李世民成為下一任的皇位繼任者是板上釘釘的事,雖然他的上面還有一個李建成。
然而,經過今日的接觸,他們才發現,真正驚才豔豔的卻是李建成這個長子,李世民與的能力與之一比,卻是黯然失色。
如此,下一任的皇位繼承人卻是有了變化。不過,這些卻不是他們能夠管的,帝皇家的事,他們不想也不敢管。
“錢莊,顧名思義就是讓百姓儲存錢幣的地方。”
錢莊的起源卻是要追溯到明朝時期。
明英宗正統年間(1436-1449),大明寶鈔貶值,政府放鬆用銀禁令,銀錢公開流通。此後幾代,由於私錢龐雜,銅錢輕重不一,成色各異,制錢、私錢、白錢三者之間的比價差異大,變動多,兌換業更為發達。
如嘉靖時大開鑄爐,錢幣名類繁多,單是制錢就有金背、旋邊等幾十種名目。在此情況下,販賣銅錢和私鑄私熔更多,乃出現若干專營銅錢兌換的金融組織,稱為錢店,又叫錢鋪、錢莊、兌店、錢肆、錢桌或錢攤。
嘉靖八年(1592),私販銅錢猖獗,朝廷下令禁止販賣銅錢。導致經營貨幣兌換業務的錢桌、錢鋪等“私相結約,各閉錢市,以致物價翔踴”。明萬曆五年(1577),龐尚鵬奏準設立錢鋪,是為錢鋪法定之始,以市鎮中殷實戶充任,隨其資金多寡,向官府買進位制錢,以通交易。
從錢鋪發展到錢莊,開始的時候,許多錢莊並非單純做銀錢兌換,往往兼營其他行業。如上海錢莊的鼻祖為“浙江紹興人”,傳說“乾隆年間他在南市老城廂開設炭棧兼做銀錢兌換生意”;寧波錢業鼻祖稱“方七”者,原是個鞋匠。又如南京、九江錢莊有“兼做彩票”者;樂平地方有“布店兼營者”;在南昌、上海有些錢莊因兼營米業又稱“錢米店”。
明末,錢莊已成為一種獨立經營的金融組織,不僅經營兌換,還辦放款,供給簽發帖子取款的便利,原來在兩地聯號匯兌的會票,也成為錢莊發行有鈔票性質的信用流通工具。此外,若干小規模的兌錢鋪、錢米鋪等,在農村相當活躍。隨著錢莊的發展、家數增多,到清朝各地先後出現了錢莊的行會組織。
聽著李建成的介紹,眾人再一次陷入沉思之中。
良久之後,李秀寧的話音打破了沉默。
“大哥,秀寧以為錢莊之事尚未可行。”李秀寧卻是一口否決了李建成的提議,聞言李建成並沒有什麼不滿,而是示意她繼續說下去。
“倘若是在天下一統時期,那麼錢莊自然可行。然則,如今天下未定,各方勢力皆視其餘勢力為眼中釘,肉中刺。倘若我大唐施行此錢莊政策,那些勢力必定會暗中下黑手,殺人越貨,如此長期以往,不僅對我大唐士氣影響甚大,也阻礙了經濟的發展。”
李秀寧一番話說的是頭頭是道,有理有據,眾人聽了是連連點頭,李建成也是讚賞的點了點頭。
看到李秀寧的反應,裴寂等幾個大臣更是心中暗贊,李家一門子女,無一是庸碌之輩。
太子李建成的能力,他們今日已經見到;李世民的能力也是有目共睹;齊王李元吉和趙王李元霸雖然差了許多,但是領兵作戰的能力也是一流。而李秀寧這唯一的女子,卻是巾幗不讓鬚眉。
“既然如此,那紙幣政策施行,錢莊政策日後再說。”李淵一句話作出了最後的決定。
“下面,要討論的是關於文化的改革!”
ps:新書已經上傳8w多字,名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