煬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在古代搞義務教育_180,在古代搞義務教育,煬師,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笑意更加明顯了:“走吧,府上的廚娘是從寧安來的,來嚐嚐南邊的菜餚。”
少年聞言,一雙眼睛頓時變成了星星眼。那年長的那位則沒什麼表情,跟那些政場老油條沒啥區別。
陶笉然下意識地對少年親近了一些,少年一個高興,就將自己的家底全部倒出來了。
原來他是邱裕的幼子,名叫邱勤業,今天確實是十六歲。從小跟著爹爹和兩個哥哥讀書識字,對畫畫也略通皮毛。就是性子太過跳脫,邱裕便沒讓他下場考試,要他再經幾年事再說。
而邱勤業的兩個哥哥,大的已經考取了舉人,小的也是秀才,雙雙在京城求學,家裡只有她一個同齡人,已經被憋成了個人來瘋。
年長的則姓李,名瓊,是李通判的大堂兄。科舉考了這麼多年只是個秀才,如今在李通判手下掛個閒職。
陶笉然並不意外,在沂州這麼窮的地方,不可能再出什麼寒門學子了,一說識字的,那必定是跟這些官員門沾親帶故的關係,否則又哪裡有錢財和時間去讀書識字。
思及此,陶笉然也是十分可惜。沂州這地方已經窮到連義務教育都不可能展開了,必須得先搞好民生再說。
陶笉然不跟他們賣關子,席間就說了:“這次請二位來,是想你們幫本官將這冊子上的內容,畫成簡單易懂的圖冊,就像這個一樣。”陶笉然掏出了棉花種植手冊,還有一本推廣漚肥的小畫冊。
“這個畫冊我看過!”邱勤業興奮道,當初邱裕把這種冊子拿回家到時候,他就因為好奇偷偷描了幾幅,“這個我會畫,包在我身上了!”不過就是幾根簡單的線條勾勒出人物和動作麼,簡單到不行!
陶笉然也沒有打擊他的積極性,只是提醒道:“這個冊子的唯一目的是讓不識字的農民們也能看懂上面的內容,所以簡潔易懂是重點。不如這樣,你們先各自回去試著畫畫這播種篇,為期三日,我看誰畫的最易懂,這個畫冊就由誰主導。”
邱勤業對這種有競爭性的比賽十分積極,連忙誇下海口道:“沒問題!三日後定叫大人眼前一亮!”
李瓊面上情緒仍舊沒多大起伏,但心中卻也是十分激動。即使被歲月蹉跎了那麼久,但陶笉然的出現,喚醒了他內心深處的野心和抱負。若能被陶笉然看中,日後這小小的沂州就再也困不住他了!
三人在席間相談甚歡,而遠在京城的民生日報,悄悄有了新的變化。
起因是經過報社不斷地探索和研究,王琬凝並沒有盲目尊崇陶笉然當初只為吸引農民的理念,她將民生日報的時事點評板塊開闢成了兩大板塊,在沒有什麼發生重大時事的時候,就會請國子監的先生們,在時事點評專欄來搞一期專講!
這個資源,自然是王琬凝去跟王靈均要來的。王靈均雖然混不吝,但他身份地位在那裡,找個國子監的先生寫篇文章,那也是一句話的事情。不過第一個登上民生日報的,卻並不是國子監的先生,而是禮部侍郎慕容溫瑜!
王靈均只是給國子監的先生廣下貼,沒人要點教案之類的,卻沒想到把慕容溫瑜給吸引過來了。既然人家禮部侍郎都主動送上門了,那他們還矜持什麼!
慕容溫瑜的文采不必多說,對於政事的敏感程度也是一流的。他以去年科舉的五十道試題為例,講解了該如何答這些試題,文章行雲流水,讀起來讓人慾罷不能,但總感覺缺了點什麼。
王靈均讀完慕容溫瑜親自送過來的手稿,看得心中佩服不已,但還是一拍大腿,不滿道:“瑜啊,這就是你的不對了。”
慕容溫瑜摸不著頭腦:“靈均兄何處此言?”這篇文章他可是修修改改廢了幾十稿,才拿出來的,這也算是他這輩子少有的精品文章了!
王靈均一臉哀怨地看著慕容溫瑜:“我可是把陛下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