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程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七二章 活著,趙鐵錘的高中歲月,路程成,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過小年了,趙鐵錘一大家子正圍在一起包餃子,爸爸和麵、揪吉子、擀吉子,趙鐵錘按吉子,媽媽和爺爺和餡、包餃子。媽媽和爺爺包的餃子既好看又麻利,爸爸、趙鐵錘的速度明顯有點兒跟不上了,爺爺笑眯眯地看著忙碌不停地爸爸和趙鐵錘說道:“你們兩個可真得加快速度了!有點兒耽誤工了!”。趙鐵錘抬起頭看著爺爺說道:“放心吧爺爺,不會耽誤功夫的。不過我得給爺爺提點兒意見,您別一邊包餃子還一邊用手摸腳丫子,這也太不衛生了!”。爺爺聽後氣哼哼地對趙鐵錘說道:“你這小子,刺激人的話都不用教,張口就來!”,說完他也不顧滿褲腿子沾的麵粉,鑽進炕頭自己的被窩兒一言不語地閉著眼睛生悶氣。爸爸、媽媽看到這情景一邊安慰著爺爺,一邊訓斥著趙鐵錘:“你這孩子咋啥話都敢說呢?爺爺歲數這麼大還能包餃子是多麼難得的一件事啊!你倒好,挑三揀四的還學會刺激人了,沒大沒小的!趕緊給爺爺道歉!”。爺爺已經77歲了,雖然身體尚可,但是也有一些老年病的症狀了,他不由自主地變得又倔、又犟、又霸道,一點兒也聽不進去旁人的話,爸爸、媽媽曾經帶著爺爺去醫院檢查過身體,醫生說:“這老頭兒身體硬朗的很,就是有點兒糊塗了,老年病沒法治!”。
爺爺在家鄉只讀過兩年私塾,剛認識幾個字兒就被太爺爺領著下地幹活了。爺爺在家裡是長子,下邊還有兩個弟弟和兩個妹妹,為了生計他只能過早地扛起家裡的大梁。為了讓家裡生活過得更好,16歲的他就隻身闖關東來到了東北。由於心地善良、勤勞肯幹,不到兩年他就在東北站穩腳跟做起了生意。爺爺做生意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待人誠信、買賣公平,生意做得越來越紅火,山東老家的生活也因為爺爺在東北的買賣興隆有了很大的起色,爺爺在山東老家也成了遠近聞名的大能人。爺爺每個月都往家寄30塊銀元,每當太爺爺收到爺爺寄回來的錢,他就迫不及待地買各種生活必需品,從集上回來時他還給家裡的孩子們買肉包子和糖果,只要他挑著擔子一進村,身前身後總圍繞著一大幫嘰嘰喳喳要包子、要糖果的孩子。太爺爺給家裡的兩個兒子蓋了新房、娶了媳婦,也給兩個姑娘置辦好了嫁妝找了好人家,家裡這一切一切的變化都是爺爺給帶來的。爺爺雖然小有積蓄,但是他仍然保持著心地善良、老實本分的品質,他從來沒有做過坑人害人的事情。俗話說:“好人必有好報”,爺爺30歲那年,在太爺爺的親自操辦下他迎娶了一位十里八村聞名的好姑娘——劉曉冉,也就是趙鐵錘的親奶奶。婚後,奶奶不願意同爺爺一起來東北生活,但是在爺爺那“樓上樓下電燈電話...”花言巧語的哄騙下,她極不情願地來到了天寒地凍的東北。爺爺和奶奶雖然依舊在東北做生意,但是他們倆骨子裡山東人那特有的古道熱腸、急公好義、俠肝義膽的品性依然沒有任何改變。鄰居家一個肺癆晚期病人被家人趕出家門安置在四面漏風的才禾棚子裡等死,爺爺奶奶實在看不過去眼,就把這個肺癆晚期病人接回到自己家中精心照顧。後來那個肺癆晚期病人去世了,趙鐵錘的爺爺、奶奶也被傳染上了肺癆病,在趙鐵錘爸爸4歲那年奶奶因肺癆病也撒手人寰駕鶴西遊。奶奶去世後,爺爺不得已僱了一個保姆於梅照顧爸爸。於梅比爺爺大八歲,她有一個整天無所事事的酒鬼丈夫,兩個人日子過得不咋地卻一連氣兒生養了男男女女六個孩子。為了生計,於梅迫不得已來到爺爺家做保姆,她的酒鬼丈夫就整天賴在爺爺經營的食品店內蹭吃蹭喝。爺爺看著於梅可憐,就每天給於梅預支工資讓她拿給酒鬼丈夫好養活家裡的六個孩子。後來,於梅的丈夫因飲酒過度死了,她的六個孩子也相繼病亡,爺爺和於梅走到一起搭夥兒過起了日子。
爺爺和於梅的日子過得紅紅火火,成了當地小有名氣的富戶,每天傍晚忙活了一天的人們都自發地匯聚在爺爺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