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翔大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六十二章 河六,乘風界水,皓翔大叔,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據文獻記載,伏羲,又稱太昊,是三皇之一。其母為華胥,在雷澤踩著了天神足跡,於是懷孕生下伏羲。伏羲有聖德,故代燧人氏而做了天下之王。也許他的聖德感動了天神,龍馬負圖出於河,將河圖獻給伏羲。除了伏羲氏時代外,傳說這匹龍馬還有另外幾次負圖而出。軒轅黃帝時,帝堯時,這種神蹟都出現過。河圖究竟是什麼含義,他與八卦及文字究竟是什麼關係,這些都是歷代爭論的話題。但相比而言,河圖來歷更是千古之謎。雖然古人對龍馬負圖而出是深信不疑的,但我們對這個事蹟仍只能當神話看待。真實的歷史往往可能很簡單,就是河圖不是上帝遣龍馬所賜,而是河洛先民的偉大創造。

近年,有學者提出“河出圖”的“河”不是黃河,而是活動於河洛地區的古老部族有河氏,“出”是奉上、進獻的意思。意思是有河氏把這個部族創造的有著特殊含義的圖獻給了伏羲氏。這種觀點的意義不在於結論是否成立,而是把河圖請下了神壇。從考古發現看,原始的河圖雛形出現的相當早。在陝西華縣元君廟仰韶文化遺址出土的距今六千年左右的陶器上,有用錐刺成五十五個小圓點組成的三角圖案。據專家研究,這個圖案與古代有關河圖著作所載的有關河圖推演圖極為相似,這可能就是原始的河圖。1987年河南濮陽西水坡出土的形意墓,距今約6500多年。墓中用貝殼擺繪的青龍、白虎影象栩栩如生,與近代幾無差別。河圖四象、28宿俱全。其佈置形意,上合天星,下合地理,且埋葬時已知必被髮掘。同年出土的安徽含山龜腹玉片,則為洛書影象,距今約5000多年。可知那時人們已精通天地物理,河圖、洛書之數了。據專家考證,形意墓中之星象圖可上合二萬五千年前。這說明邵庸等先哲認為“河圖、洛書乃上古星圖“,其言不虛。真偽圖書亦稱“河洛之爭”。宋以來圍繞河圖洛書真偽、八卦是否據河洛而畫等問題的論爭。

《周易·繫辭下》提出“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之說,先秦兩漢至唐代文獻基本持此觀點。然河洛圖式早已失傳,至少唐末已不可見。宋初陳摶以河圖、洛書及先天圖、太極圖傳世,於是引起肯定派(圖書派)與否定派(疑古派)的論爭。圖書派內部針對何謂河圖、何謂洛書,有“圖九書十”與“圖十書九”的分歧,前者以劉牧為代表,王湜、朱震、鄭樵、朱元升、李簡、薛季宣、張理襲其說。後者以朱熹、蔡元定為代表。前者在宋元影響很大,後者則為後世通行說法。兩者均堅信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而畫卦。疑古派則視河、洛為怪妄,並大肆攻擊。其先驅為北宋歐陽修,其《易童子問》否定伏羲授河圖畫八卦,認為河圖不在《易》之前。元錢義方《周易圖說》認為圖、書之書,是因《周易》而造易數,絕不是因圖、書而出《周易》。元陳應潤《周易爻變義蘊》指出,先天之圖為道家假借《易》理以為修煉之術,不是《周易》本旨。清黃宗羲《易學象數論》、黃宗炎《圖書辨惑》亦認為圖書之說,實由道家而來,與作《易》無關。胡渭《易圖明辨》認為洛書來源於《乾鑿度》鄭玄注及其九宮圖,而河圖亦為發揮《周易·繫辭》“天地之數五十有五”而出。另明劉濂《易象解》、清毛奇齡《河圖洛書原篇》、張惠言《易圖條辨》等均以為《易》未遭秦火,圖書亦不當失,其中或認為河洛為道家煉丹養生之圖,或認為只是畫卦中一事,並非則之而畫卦。眾難紛然。

與此同時,肯定派則極力崇尚河洛,不僅反駁疑古派言論,而且在河洛研究、破釋方面取得不少成果。宋圖書派堅持自己立場,併為此宏揚。另王安石、蘇軾亦不贊成歐陽修觀點。元胡一桂、吳澄等力駁疑古之論,並作有益分析。清代解析河洛著作甚多。李光地《周易折中》、胡煦《周易函書》、江永《河洛精蘊》均為上乘之作。民國至解放後,兩派鬥爭依然持續不斷。杭辛齋、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